泻白散治白睛疾病配方
【原方配方组成】地骨皮30克,桑白皮(炒)30克,甘草(炙)3克,粳米一撮 。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食前温服 。
白睛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球结膜疾病 。球结膜因大部分暴露在外,易受外邪侵袭,如风热、疫毒等,也易受物理、化学等理化因素的刺激,因此,球结膜的发病机会多,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 。球结膜疾患以炎症居多,最突出的表现是充血,中医学习称为白晴红赤 。球结膜病的内在脏腑病机主要与肺有关 。因肺主白睛,若肺气失调,卫表不固,腠理疏松,易受外邪侵袭,出现暴风客热、天行赤眼等疾病;若肺阴不足,目失濡养,则目珠干燥,眼内干涩 。故治疗白睛疾病首先要从肺人手 。
【泻白散治白睛疾病配方】根据《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4(4):43,于永明报道:应用泻白散治疗白睛眼病取得满意疗效 。方案如下:当白睛表面出现一个或数个灰白色粟粒样小泡,周围绕以赤脉,羞明流泪,涩痛难睁,属肺经热盛,宜清热泻肺,方剂选用泻白散;当灰白色粟粒样小泡出现在黑睛上或黑睛与白睛交界处,自觉眼睛疼痛,羞明流泪,属肝肺风热盛,宜疏风清热,方剂选用泻白散与石决明散合用;当白睛表层下面出现片状溢血,其色鲜红,界限分明,属热客肺经,肺气不清,血热妄行所致,方剂选用泻白散与四物汤合用;当白睛红赤,微感羞明,白睛的外眦部位丝脉明显增多,属三焦受邪之少阳目病,宜清少阳之热,方剂选用泻白散与小柴胡汤合用;当白晴的内眦部位血丝红赤粗大,横贯白睛,并侵及黑睛,属心肺积热,方剂选用泻白散与导赤散合用;当白睛上血丝满布,而以眼外眦上下方的血丝较多而粗,属胃和大肠受邪之阳明目病,方剂选用泻白散与通脾泻胃汤合用;当白睛红赤,眼内眦上方血丝较多,属胆腑受邪之少阳目病,方剂选用泻白散与龙胆泻肝汤合用;当白睛红赤,白睛的正上方和正下方血丝较粗,属小肠和膀胱经受邪之太阳目病,方剂选用泻白散与八正散合用;当白睛红赤,兼有眼睑红肿疼痛,因眼睑属脾,所以属脾经实热之目病,方剂选用泻白散与通脾泻胃汤合用;当白睛上显示血丝红赤细碎,血丝方位无定处,眵黄,眵硬,脉数紧,属外寒里热,方剂选用泻白散与麻杏石甘汤合用.
推荐阅读
- 益黄散治贲门松弛症配方
- 益黄散治腹型癫痫配方
- 益黄散治中毒性肠麻痹配方
- 泻黄散治手足口病配方
- 泻黄散治过敏性紫癜配方
- 泻黄散治口腔溃疡配方
- 泻黄散治剥脱性唇炎配方
- 泻白散治间质性肺炎配方
- 泻白散治百日咳配方
- 泻白散治麻疹肺炎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