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靓又能做科研,这位博士小姐姐,发完Science发Nature!( 二 )


杨倩在英国求学时杨倩在接受扬华研究生新闻中心采访时坦言 , 以前博一博二时对于科研不太有自信 , 研究思路也不够丰富 。 看到别人的文章时通常也只是羡慕 , 更不认为自己有能够在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的机会 。 经过两年在专业内顶级团队的科研训练 , 杨倩更加理解了科研所需要的态度与方法 。 “国内、国外的实验室没有太大的区别 , 在硬件设备上或许有一定的差距 , 但是研究者的个人能力、科研精神、科研态度都是一样的 。 真正好的研究者对于所在专业是非常热爱和有追求的 。 ”杨倩谈到了安德烈·海姆教授 , “Andre对于科研非常热爱 , 这几乎就是他的生活、休闲方式之一 。 不断地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 并且和同行相互交流竞争 , 这是他的乐趣之所在 。 ”论文的发表令人欣喜 , 但前期的主要工作是耗时两年反复的实验 。 杨倩说 , 通常做完一批样品需要用到十几台设备 , 经过诸多严密的步骤 , 这个过程所花费的时间不等 , “运气好”的时候可以一两个星期完成 , 然而这个过程常常会遇到很多其他因素使实验的进度不定 。
杨倩在扬华研究生新闻中心办公室接受采访
“制备石墨烯需要三五天 , 而且量也很少 , 实验期间如出现样品污染等问题 , 整个实验就得重头再来 。 有次做了大概一个星期 , 发现了样品污染的问题 , 然后整个实验便白费了”在英国曼切斯特大学的实验室里有顶尖的设备和优秀的团队 , 这些条件为前沿研究成果的萌芽创造了条件 。 “顶尖设备能实现顶尖想法 , 同样重要的是 , 团队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工作非常投入 , 彼此之间相互激励感染 。 同时 , 团队成员们也常常交流讨论 ,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同样 , 过硬的专业知识积累极其重要 , 只有对基础知识较为熟悉 , 才可以与文献积累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 ”杨倩谈着她眼中顶级学术论文产生所需的要素 。 她坚信 , 没有谁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完成一件伟大的事情 , 惊天动地之力往往非常人所能及 , 大部分的普通人 , 经常感到做科研的压力很大 , 但只要一步一脚印 , 在自己的心明白大的方向是对的 , 学着不断修正自己的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不断坚持和努力 , 就能发现世界的多样性 , 创造属于我们生活的更好可能性 。
03
幸运的背后:“导师周祚万教授鼓励与引导十分关键”【又靓又能做科研,这位博士小姐姐,发完Science发Nature!】
有人也许会说 , 她英语好、成绩好 , 幸运地拿到了跟随诺奖导师学习的机会 , 然后顺理成章地发表了高水平论文 。 “幸运女神”似乎始终伴随着杨倩 。 真是这样吗?其实 , 机会总是眷顾着有准备的人 , 而杨倩正是那个有准备的人 , 而机会则是来自于学校、来自于导师周祚万教授 。


周祚万教授
当谈及与石墨烯的缘分时 , 杨倩认为 , 周祚万的鼓励与引导十分关键 。 在大三的“功能高分子材料”专业课上 , 杨倩第一次见到周祚万教授 , 听他介绍了高分子材料最前沿理论以及相关科研进展方面的信息 。 “周老师的教导使我更加理解材料 , 材料的各种可能性、潜在应用也深深吸引了我 , 从那时开始觉得 , 自己以后可能会去做这个东西 。 ”同时 , 教学中 , 周祚万注重学生理解 , 引导大家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 , 进行科研的创新 。 本就有着良好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意识的杨倩也因此更加沉浸于科研之乐 。 在大三之后 , 杨倩积极参加学校的SRTP训练项目以及学科竞赛 , 并进入课题组 。 “在接触一些实验基础训练之后 , 我了解了实验的基本操作以及规范 , 知道了怎么去查文献以及从中找到自己的思路 。 此外 , 和实验室的师兄师姐进行交流 , 让我对科研产生了更清楚的认识 , 也养成了对科研的态度 。 ”随着科研取得一些成绩 , 杨倩对于科研更有兴趣了 , 研究方向也渐渐延伸到石墨烯等材料前沿热点问题 。 本科毕业之际 , 杨倩以专业第一的成绩成功保研 , 顺利拿到浙江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 可是 , 思前想后 , 出于对于交大实验室的熟悉以及对于成都这座城市的习惯 , 杨倩毅然放弃浙大的机会 , 选择继续留在交大 , 成为周祚万的直博生 , 开展碳基纳米材料研究 。

对于爱徒 , 周祚万用“有方法、刻苦”来形容她 。 他指出 , 杨倩在读博之初 ,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和专业竞争力 , 在课余时间苦练英语 , 经过半年的努力 , 她的英语不仅满足专业学习要求 , 而且也能与同行业的外籍友人无障碍交流 。04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