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英国背包客情侣深夜遇袭,女友逃生男友失踪,谁是真凶?( 四 )


尽管警方最终也没有获得更多的证据 , 但检方还是在2005年10月17日对布莱德利提起了公诉 , 乔安也专程回来作证 , 说布莱德利就是凶手 。
在这里要说一个细节 , 就是警方在让乔安指证凶手时 , 是把布莱德利的照片混在大量照片中进行的 , 但乔安却很快认出了布莱德利 , 这本没有什么问题 。
不过很快就有人指出 , 媒体早就公布了布莱德利的照片 , 也就是说乔安应该很早就见过布莱德利的照片了 , 所以这种看似程序公正的指认 , 实际上毫无意义 。

图丨布莱德利及他的车、斑点狗
2005年12月23日 , 尽管布莱德利一直喊冤 , 但法庭依旧认定布莱德利谋杀罪和绑架罪成立 , 最终判处布莱德利终身监禁 , 28年内不得假释 。
随着布莱德利的宣判 , 这一事件并没有结束 , 人们根据警方公布的细节 , 纷纷猜测布莱德利并不是真凶 , 因为这个案件中的很多地方都透着诡异 。
我们先说 , 该案最强有力的证据 , 就是与布莱德利吻合的DNA , 按理说DNA就是铁证 , 但实际上这里面有没有可能出错呢?
有人曾推测 , 布莱德利在当天下午或许与乔安接触过 , 而乔安此时也正在物色替罪羊 , 那么一切似乎都解释通了 , 如果说这个理由过于牵强 , 那人们通过研究案情还发现了一个问题 。
人们注意到一个细节 , 就是警方在审讯布莱德利时 , 曾把相关物证拿给布莱德利看 , 在这个过程中 , 布莱德利是有可能不小心接触到相关物证的 。
而警方在公布从相关物证中提取到布莱德利的DNA时 , 也说只在乔安的外套和捆绑她的电线上 , 提取到了少量的DNA 。
这里面正如我们上文所说 , 按理说他俩有大量的肢体接触 , 不可能就提取到那么点的DNA , 而且捆绑乔安的电线 , 还是凶手自己带去的 , 正常来讲应该能提取到很多DNA才是 。
当然了 , 相关物质是否被污染过 , 只是一种猜测 , 最让人起疑的还是乔安的表现 , 因为乔安的很多说法都与现场调查情况不符 。
比如 , 灌木丛中只有乔安一个人的脚印 , 而且还没有她奔跑的脚印 , 这明显很奇怪啊!另外布莱德利如果是凶手 , 他的脚印去了哪里?

图丨警察勘查现场照片
乔安说她听到车后一声巨响 , 后来还听到车后有拖动重物的声音 , 可事实上现场不但没有任何物体被拖动的痕迹 , 就连彼得的那摊血迹都不是在车后发现的 , 车后面也没有溅上血迹 。
而且 , 按照乔安的说法 , 她把绑在身后的双手 , 通过柔术又绕到了身前 , 可是由于惊吓过度忘了用嘴解开电线 , 但时间过了4个多小时 , 她能忘那么长时间吗?
另外 , 还有一个疑点 , 就是乔安在4个小时后离开灌木丛时 , 为什么要绕道走 , 而不是回到那辆小破车上?甚至也没想到回去看一下男友?当然了这可以用乔安害怕来解释 。
针对这些疑问 , 当媒体询问乔安时 , 乔安在回答过程中 , 也是支支吾吾 , 前言不搭后语 , 并且她在获救不久接受媒体采访时 , 竟然穿了一件特别可爱的粉色外套 。
人们认为 , 刚刚经历了那场巨变 , 男友还生死未卜 , 她穿一件粉色外套 , 不但不合适 , 似乎也透露出她根本不关心男友的死活 。
随后 , 又爆出了我们上文提到的 , 乔安在悉尼交的那个男朋友 , 一时之间舆论哗然 , 很多人都猜测乔安就是那个真正的凶手 , 并给出了看似合理的推理 。
就是 , 当乔安的丑事无意间被彼得发现后 , 两人大吵一架 , 乔安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就把彼得给杀死了 , 而她之所以过了4个小时才报案 , 就是利用那段时间去处理彼得的尸体了 。
这种推理一经公布 , 就获得了很多人的支持 , 当然了谁也没有确切证据证明乔安就是凶手 , 而被判刑的那位布莱德利却一直在上诉喊冤 , 这也加剧了人们对乔安的怀疑 。

图丨案发后的乔安和她写的书
随着时间的推移 , 这么多年过去了 , 彼得依旧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 而女友乔安也早就走出了阴霾 , 并在2006年出版了一本讲述该案经历的书 , 还因此大赚了一笔 。
后来 , 还有人说 , 彼得的失踪是他和女友合谋设计的 , 因为当时彼得存在大量财物危机 , 或许他想借此金蝉脱壳 , 以新的身份在世上逍遥 , 当然了这个说法似乎经不起推敲 。
不管此案存在着怎样的疑问 , 它依旧提醒我们 , 在外出旅行时 , 一定要注意安全 , 特别是少去人烟稀少的地方 , 也尽量少走夜路 , 遇见陌生人时最好别停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