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三部门:开展钢铁行业智能制造行动计划 推进5G、数字孪生等技术应用

央广网北京2月7日消息 据工信部网站7日消息 ,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 提出 , 力争到2025年 , 钢铁工业基本形成布局结构合理、资源供应稳定、技术装备先进、质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竞争力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
数字|三部门:开展钢铁行业智能制造行动计划 推进5G、数字孪生等技术应用
文章图片

(截图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
其中 , 《指导意见》提出 , 开展钢铁行业智能制造行动计划 , 推进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商用密码、数字孪生等技术在钢铁行业的应用 , 在铁矿开采、钢铁生产领域突破一批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 , 遴选一批推广应用场景 , 培育一批高水平专业化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 开展智能制造示范推广 , 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 建设钢铁行业大数据中心 , 提升数据资源管理和服务能力 。 依托龙头企业推进多基地协同制造 , 在工业互联网框架下实现全产业链优化 。 鼓励企业大力推进智慧物流 , 探索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生产和营销各环节的应用 , 不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 构建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 积极开展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和行业应用标准研究 。
【数字|三部门:开展钢铁行业智能制造行动计划 推进5G、数字孪生等技术应用】《指导意见》指出 ,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 营造产学研用一体的协同创新生态 。 采取“揭榜挂帅”等方式 , 推动行业公共服务创新平台和创新中心建设 。 重点围绕低碳冶金、洁净钢冶炼、薄带铸轧、高效轧制、基于大数据的流程管控、节能环保等关键共性技术 , 以及先进电炉、特种冶炼、高端检测等通用专用装备和零部件 , 加大创新资源投入 。 发挥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作用 , 建立健全关键领域钢铁新材料上下游合作机制 , 搭建重点领域产业联盟 。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钢铁行业创新平台 , 积极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 。 加强标准技术体系建设 , 制定发布一批基础通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 培育发展一批先进适用的高水平团体标准 , 满足市场和创新需求 。
《指导意见》强调 , 严禁新增钢铁产能 。 坚决遏制钢铁冶炼项目盲目建设 , 严格落实产能置换、项目备案、环评、排污许可、能评等法律法规、政策规定 , 不得以机械加工、铸造、铁合金等名义新增钢铁产能 。 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法律法规 , 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应去尽去 , 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和已化解过剩产能复产 。 研究落实以碳排放、污染物排放、能耗总量、产能利用率等为依据的差别化调控政策 。 健全防范产能过剩长效机制 , 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 。
《指导意见》要求 , 落实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 , 统筹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治理 。 支持建立低碳冶金创新联盟 , 制定氢冶金行动方案 , 加快推进低碳冶炼技术研发应用 。 支持构建钢铁生产全过程碳排放数据管理体系 , 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 。 开展工业节能诊断服务 , 支持企业提高绿色能源使用比例 。 全面推动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 , 加快推进钢铁企业清洁运输 , 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差别化电价政策 。 积极推进钢铁与建材、电力、化工、有色等产业耦合发展 , 提高钢渣等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 大力推进企业综合废水、城市生活污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 。 推动绿色消费 , 开展钢结构住宅试点和农房建设试点 , 优化钢结构建筑标准体系;建立健全钢铁绿色设计产品评价体系 , 引导下游产业用钢升级 。
此外 , 《指导意见》还从优化产业布局结构、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大幅提升供给质量、提高资源保障能力等方面 , 对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明确了相关任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