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女英雄牺牲太大了:在太空生活,女航天员怎么克服生理问题?( 二 )



除了月经以外 , 备受关注的就是女航天员的怀孕问题 , 这一问题可以分几种情况来讨论 。 首先就是有人担心女航天员不知道自己“怀孕” , 然后进入了太空 。 这种担心是没必要的 , 因为航天员的审查是很严格的 , 女航天员会定期做妇科体检 , 如果出现怀孕的问题 , 就会立即进行“换人” 。

其次就是许多人担心 , 女航天员在重返地球之后 , 怀孕生子的生理功能会受到影响 。 从现有的事例来看 , 她们在返回地球之后其生殖系统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 , 绝大部分都顺利地怀孕生子了 。
比如女航天员康达科娃在太空停留了174天 。 她的丈夫是曾经三上太空的著名航天员柳明 。 夫妻俩长期的太空飞行没有影响到他们的生育 , 他们已有一个8岁的女儿 。
值得一提的是 , 还是有不少国家为了避免女性的生育功能受到长期太空飞行的影响下出现意外变化 , 选拔女航天员时会优先选择已婚已育的女性 。 总而言之 , 选拔的标准各国都不相同 , 具体还需要视情况而定 。
为什么载人航天需要女性参与?
既然 , 女航天员在太空中生活还是有不少困难 , 并且有些困难目前无法克服 , 需要借助药物 , 她们也需要做出牺牲 , 那么为什么还要送女性进入太空呢?

最重要的一点 , 就是为未来的星际移民做准备 。 要知道 , 以目前人类的技术来说 , 未来如果选择移居到其它的行星 , 那可能就是单程旅行了 , 毕竟路途当中耗费的时间太长了 。 因此 , 人类如果在未来于其他星球上建造基地 , 并且使文明一直延续下去 , 那么“繁衍”就是绕不开的话题 。

人类是通过有性繁殖的方式孕育后代的 , 所以男性和女性都一样重要 。 为了能够让未来的星际基地变得繁荣并且生生不息 , 就要依靠无数的航天员去“切身实验” , 这样科学家才能分析出来星际移民是否可行 。

倘若 , 女性的生殖系统会被太空环境影响 , 那么星际移民对人类而言就不是希望 , 而是自断后路了 。 要进行研究分析 , 肯定就需要有人去亲自尝试 , 在这种要求之下 , 女航天员成为了必要的选择 。
此外 , 女航天员其实是有着不少优势所在的 。 大家可能直观地认为女性的力气不如男性 , 所以女航天员是不如男航天员的 , 但是如果真的要分析 , 就需要从许多方面来看 。

比如说在心血管功能上 , 男女的差异就很大 。 综合来看 , 男航天员更容易发生心律不齐的情况 , 并且在返回地球时 , 还会有相关的后遗症 。 比如说心肌梗塞等疾病 , 男性的患病几率都比女性更高 。

此外 , 女航天员在镁代谢方面也会更强一些 。 镁作为一种关键的元素 , 对人体非常重要 , 科学家通过比对发现 , 女航天员体内的镁丧失明显少于男性 。 而这一情况使得女航天员在太空中拥有更加完善的修复机制 , 即使机体出现一定问题也能及时“修复” 。

科学家认为 , 女航天员的这种优势得益于雌激素 。 雌激素通过复杂的血管机制使女性体内得以保留更多的镁 。 所以 , 就雌激素和体内镁的代谢而言 , 女性更适合于长期航天飞行 。
当然 , 女性本身的细心和耐心对于长期枯燥的航天工作来说也非常重要 。 当宇航员团体当中有女性参与 , 男航天员之间发生矛盾的几率就会降低 , 因为每当“火药味儿”出现的时候 , 女航天员总能用合适的劝解方式巧妙化解危机 。
女航天员选拔同样严格
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航天任务 , 女航天员也需要经过层层选拔 , 标准与男性同样严苛 , 并不存在特殊照顾这种事情 。 随着神舟十三号的顺利升空 , 其中的女航天员王亚平成为了不少人心中的“女神” , 大家都认为她既聪明又漂亮 , 还有着坚韧的意志 , 简直就是榜样女性 。

如果大家看过王亚平的训练录像就会发现 , 女航天员的训练同样很艰苦日复一日的重负荷和高强度训练是家常便饭 。 并且女航天员从来不会因为自己是女性就降低自我要求 , 反而一直以男航天员的训练标准为标杆 , 甚至经常会加练 , 只是为了弥补自己身体机能上的短板 。

正如人类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瓦连金娜·捷列什科娃的感慨:
“宇宙对我们女性既不多情 , 也不宽厚 。 ”太空严酷的环境不会因为女性的到来而改变 , 也不会专为女性而降低门槛 。
所以 , 希望大家也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讨论性别是否会为女航天员开后门 。 进入太空之后 , 许多事情都是未知的 , 不具备先天优势的情况下 , 女航天员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确保出色地完成任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