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告别流量时代( 三 )
所以,大多采取饱和式招人的策略,从而形成了庞大的组织。但如今,在巨头想要维持高增长,需要更高投入的背景下,巨头也大多降本增效。
另一方面,巨头的组织结构变动也体现出高质量发展的趋势。简单来说,之前巨头的组织结构大多是为业务的扩张而建立,但巨头近期组织结构的变化更多是出于效率提高的考虑。典型的互联网巨头的拆中台举措。
在以往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抢占市场的速度比组织建设的要求更高,中台可以将各业务所通用的功能、资源、解决方案进行标准化,复用到前台的各个业务部门,前台的业务推进速度势必将提升。
但如今,互联网增长进入稳定,企业需要深入业务提高效率,中台与各个业务线的割裂,也不利于企业的精细化运营。
也正是如此,巨头纷纷改变中台战略,阿里将组织架构由大中台战略升级为多元化治理,成立四大业务板块。
字节也改变中台,将业务归类重组,采用BU制(Business Unit,业务单元)的管理模式。
上述改变的共同点是弱化中台,释放人力去深入到业务端,以在互联网增长的稳定阶段,通过人员的高效协同,帮助业务部门精细化运营,放大业务价值。
但无论是裁撤边缘业务还是变革组织架构,都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说白了就是上述举措,虽然能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但不能改变流量红利枯竭后,互联网的增长窘境局面。
互联网想要真正实现高效增长,还是要打破流量逻辑。
用互联网术语说就是,要不切换赛道:从吃人口的红利到吃技术创新的红利。
要么把存量流量玩出新花样,通过提高行业及参与者效率,在存量中找到新增量。
达尔文曾说过:在大自然的历史长河中,能够存活下来的物种,并非是最强大的,而是最能适应环境变化的。
对于当下的互联网企业们来说,也是如此。
作者:杨扬;编辑:周健;公众号:读懂财经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8weQwJ9yJ5kwgxV_giwxtg
本文由 @读懂财经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推荐阅读
- 加州大学|马斯克脑机接口公司被指虐猴,参加实验的23只猴子死了15只
- 监控|登陆求职网站被公司监控?深信服官网已检索不到相关产品
- 贝壳|“元宇宙”社交APP啫喱主动下架 公司报案称被造谣侵犯隐私
- 应届生|怒怼腾讯管理层应届生:公司会落实减少加班的举措,但我等不了
- 区块链技术|趣抖音能赚钱吗 是字节跳动公司推出的新产品?还是骗局?
- 电商|华畜电商运营团队与嵩山科技畅谈产业互联网升级
- 电商公司|茶百道成立电商公司,经营范围含互联网销售
- 渣渣|贪玩公司申请“渣渣灰元宇宙”商标被驳回
- 苹果公司|苹果公司正在阿布扎比建设 Apple Store 新店
- 刘强东|不给老板面子!刘强东独自到食堂吃饭,公司员工都不和他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