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面对虚假信息、隐私泄露,05后的网络媒介素养如何?( 二 )



诈骗|面对虚假信息、隐私泄露,05后的网络媒介素养如何?
文章插图
清朗行动有效制止未成年人非理性追星
报告显示,清朗行动显著减少未成年人的非理性追星行为,比较2021年5月和9月的未成年人追星数据发现,9月的追星数据对比5月下降56%。另一方面,未成年人追星行为中,参与粉丝团打榜、为TA反黑占比近1成,其中初中阶段未成年人群体、女生未成年人群体上述追星行为相对突出,需要持续关注。

诈骗|面对虚假信息、隐私泄露,05后的网络媒介素养如何?
文章插图
反诈宣传效果显著
未成年人金钱认知要加强
2021年上半年,国家反诈中心APP上线,各种反诈骗宣传引发全网关注讨论,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报告显示,2021年下半年对比上半年,未成年人网络诈骗议题讨论热度下降74%。
值得关注的是,未成年人对金钱的认知不足,致使金融诈骗成为未成年人遭受诈骗易发区。面对中奖信息等金融诈骗内容,近半数未成年人无法直接辨别真伪,2成未成年人会相信并按步骤操作。尤其是男生未成年群体、小学阶段未成年群体。

诈骗|面对虚假信息、隐私泄露,05后的网络媒介素养如何?
文章插图
未成年人隐私保护意识有待提高
报告显示,由于无意识地主动披露等因素影响,86%未成年人曾暴露过隐私信息,如性别、地址、年龄、城市等信息。此外,3成未成年人由于隐私保护意识欠缺,会在社交网络主动发布个人隐私相关的内容,如自己的照片视频、家人朋友的照片视频等。未成年人隐私保护意识需要持续提升。

诈骗|面对虚假信息、隐私泄露,05后的网络媒介素养如何?
文章插图
保护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这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共同努力。
本文转自腾讯发展
本文编辑:徐彦琳
投稿、合作邮箱:
xjbcmyj@bjnews.com.cn【 诈骗|面对虚假信息、隐私泄露,05后的网络媒介素养如何?】- 阅 读 推 荐 -
“元宵奇妙游”上新!“中国节日”系列再升级针对“八大乱象” 广电总局又放大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