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谷”里岱崮树|中国崮乡?桃醉天下|| 树林( 三 )


“我站在松树下,朝山下听。这棵松树足足有一千年了,它的树干粗得三个人楼不过来,树冠张起来像一把巨大的遮阳伞。我就和它并排站着,感受着今年崖上吹来的第一场秋风。对面山坡上的白杨树叶子开始发黄,他们一片接着一片从树枝上飘落下来。而这松树却始终绿着,叶子硬得像一枚枚钢针,只有落到地上才开始发黄、变软,踩在脚下,是厚厚的一层,但我知道,我脚下的并不只是松针,而是那一天天的日子。”
这是好友洪涛的长篇小说《蝴蝶谷》里一段关于岱崮镇“将军松”的描写。我在想这是怎样的一棵树,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棵树呀?就在一个初冬的上午,在蒙山之阴,在寂静的崮乡,与这“大木”亲密的遇见了。我们看着这千年的松树,整个山,整个崮乡,树木都脱光了叶子,唯独这松树还是浓密的绿荫。这山曾经发生过百万人的大战,那种炮火硝烟里,那种山石变焦土的烈焰里,这棵古树何以能幸存,这真是一个迷,真是一个奇迹。
这崮乡是一个温暖的所在,四周被崮围护着。沂蒙山特有的地貌,一个个平面的崮顶,像个山顶上的桌面,是留给神仙们品茗的茶桌吗?一个个村庄在山的怀抱里。到底是什么激起洪涛弟的创作灵感,他看出我的疑问。指着远处的村庄、田野给我看。这地方就是世外桃源,春天到来之际,漫山遍野的桃花,是崮乡的盛景。从夏日到深秋,一茬又一茬的蜜桃给这大山的乡亲们带来了富足的生活。柏油路沿着道道山梁,修到了大山深处的村村寨寨。这山里的家家户户,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者,就是在小说《蝴蝶谷》中的第一书记白冰带领下,崮乡人民靠绿水青山脱贫致富,靠这树枝上的累累硕果过上了好日子。这崮乡的村村寨寨,洪涛走了好几年,那些村庄的人都认识这位乔作家。这松树有个名字叫“将军松”,这棵千年的将军松,见证了崮乡人民迈向幸福生活的征程。
洪涛还带着他的《蝴蝶谷》与这“将军松”幸福地合影,书中发千年松,眼前的“将军松”,那岁月的年轮里记载了时代的变迁,记载了崮乡人的奋斗与追求。
凝眸崮乡的树林,我在想那昔日数十万人参与的战争就在这崮乡打响,烈士的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脚下这片土地被誉为“红色热土”。春天到来之际,这层层山色层层花的盛景,桃树是这崮乡的主人,这桃树让我想起《诗经》里的句子,“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美艳的桃花,是来自这红色热土的颜色,我们知道这崮乡的桃花为何这等美艳了。美艳不是花的使命,花的使命是坐果。花朵是果实的母亲,哪一位母亲不喜欢累累硕果呢?桃香漫山,这崮乡的桃陶醉八百里沂蒙七十二崮。
漫步于桃林里,抚摸那树的枝桠。我感受到脚下这片土地盘根错节的根的存在,树根的血液在流动,它在吮吸着这石缝里这土壤的水分。这里是列祖列宗的骨血,这是无数先烈的血肉,这里是代代乡民的血汗。层层桃林,是树根巨大的网在守护着这一片列祖列宗留给子孙们的土地。千百年间有过地震,有过山崩,有过战火,有过人祸,所有的灾难过去,山还是这座山,林还是这片林。这是上天的馈赠,这是祖宗的遗产。对这些树,我不得不顶礼膜拜了。
“蝴蝶谷”里岱崮树|中国崮乡?桃醉天下|| 树林
文章插图
我知道洪涛弟是酷爱这崮乡的,多少次他走进崮乡,走进这片山水的村庄,走进这村村寨寨桃农的生活。孟斌、杨柳、香椿,这些大山的子孙们,是崮乡新生代,在第一书记白冰的带领下,在这漫山的桃树上改造着崮乡的面貌,让甜蜜的桃带来崮乡甜蜜的生活。这崮乡有个美丽的所在,洪涛弟把它写进小说《蝴蝶谷》,这“蝴蝶谷”就成了崮乡最美的地方。
我在想,遥远的年代里,被称为人类“远祖”的猿猴们,靠这树安身立命;人类演变了百万年,几乎是天文学的年份,我们今天仍靠这树,仍是靠这果实养活,历史的脚步就这么慢吗?一步才走百万年。
沧海桑田,沂蒙山不仅是地理学的术语,更是我们的故乡,是列祖列宗的辈辈流传给我们的家园。我们是大自然的子孙,我们是崮乡的后人,善待这片山水,相伴这些树林,仍是我们的使命。桃醉岱崮,崮乡“蝴蝶谷”,新时代里,我们还得守护这山水这山林,我们与这片山水相依为命,我们与这山林共生共存。
(图片源自网络)
【作者简介】陈凯,笔名蒙山樵夫,中共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平邑县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乡村人才库认证“中国乡村作家”,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青未了副刊签约作家。高中语文教学教研30年后,重新拿起笔接续少年时代的文学梦想。为家乡代言,替亲人立传。自建一片文字园地,享受种字耘文之乐,留存故土渐行渐远的乡愁与乡村时代的风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