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一个中国电商节,苹果为何能做到“双100亿”,三个原因不可忽视( 二 )
文章插图
可这个喜讯并没有持续多久,华为自曝:芯片短缺,麒麟或成绝唱。
文章插图
紧接着,iPhone12上市,席卷整个国内市场。
仅2020年第四季度iPhone12系列的中国销量就达到了恐怖的1800万部,直接将国内品牌的总份额压制到78%,这是一个近些年来绝无仅有的。
虽然苹果在2020年上半年受到了华为手机强势的压制,但由于下半年华为全系整体“缺货”的影响,2020年苹果全年已经实现逆转,全年出货量达到了3610万部,占比11.1%。
自此,苹果在中国市场的颓势已经实现逆转。
文章插图
咱们不妨在这里做个预测,随着华为手机日益严峻的形势,2021年苹果在中国市场会取得不逊于巅峰时刻的2015年(占比13.4%)。
除了少了三星、华为的直接竞争,国内其他品牌在高端市场的缺席,也让苹果“有恃无恐”。
国内高价的“伪高端”什么是高端手机?
首先阐述一下我个人的看法:一部定价较高,且能够得到多数消费者认可,能够获取较高的市场份额,且品牌有较高的保值率,便可以认为它便是一部高端手机。
那么,我为什么起一个“伪高端”的标题呢?
1、配置拉满,价格同样也被拉满。
如何打造高端手机一直是国内厂商们头疼的一件事情,同样“高溢价”率带来的超高利润也是国内厂商想要追求的。
但纵观当下一众国内厂商在对付“高端”上面,仿佛就做了一件事情,那便是将配置拉满。去买张三的镜头,再拿来李四的处理器,加上自己悄悄研究的超充,就成了所谓的高端货。
这种看似并没有大毛病的堆砌,却总会在某一个环节上出问题。要么是操作系统,要么是硬件问题,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
这种极致堆料,反而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只会让成本也拉满。
2、缺失的差异化。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说明这个问题。
两家手机厂商,都采用高通的处理器,那么消费者在选择上会有所考虑。而如果某一家厂商有自主研发的芯片,却表现力不俗,会在心理上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比如苹果的A系列,华为的麒麟系列......
反过来,现在华为已经大部分采用高通芯片,消费者的认可程度则大大降低,在国内市场反而是让它品牌影响力出现下降。
除了华为,国内多数厂商在主要零部件差异化竞争上表现力还很弱。
3、保值率。
消费者普遍有一个心理,我不会去卖二手机,但它一定要保值(物有所值)。在一份主力机型保值率排行榜上,排在前面的多是苹果、华为机型。
文章插图
还有一点,手机的首发价保护期长短。
举个例子,某国产品牌首发价5000元,不到两个月就降到4000,这不仅让首发购买的消费者心存不满,同时也侧面证明该机型的市场品牌认知不强,受欢迎程度不高,甚至有冲销量的或者清库存的嫌疑。
当然并非说国产高端手机就是一文不值,而是通过比较不难发现,国产厂商需要走的路还很多。
以上便是苹果在国内市场出货量飙升的主要外界原因,超高销售额的背后同样离不开苹果在中国市场的转变,也就是它自身的因素。
一个学会把脉的外国“中医”2009年,苹果与中国联通合作,正式登陆中国市场,拥有一部iPhone4成了很多年轻人的梦寐以求的一件事。
推荐阅读
- 家政服务|2021年中国家政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 互联网家政助力行业进一步发展
- 近30万亿产值锻造史的中国工厂里那些不被熟知的故事|36氪「数字时氪」活动 | tob
- 企业|美团等企业涌入社区团购,市场秩序被打乱,人民日报发文劝告无效
- 从一个“中间商”挖出一条倒卖个人信息的黑灰产业链
- 老俞闲话|俞敏洪称新东方过了最安静的一个寒假,东方甄选直播会慢慢恢复起来
- 欺诈行为|YouTube公布2022年进军区块链和元宇宙计划:减少数字艺术市场中的欺诈行为
- 学部|中国电子信息工程科技发展十三大挑战发布 网络安全等入选
- 电子工程|中国电子信息工程科技发展十三大挑战发布 网络安全等入选
- 心理健康|前 Uber员工要做中国版“Calm”,获邵亦波、阳萌投资
- 拼多多|DST Global创始人米尔纳,如何拿下中国互联网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