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不多了,太阳的寿命大约仅剩下50亿年,红矮星是最后的希望?( 二 )



白矮星
想要找一颗年轻的恒星并进入其宜居带寻找“第二地球”是很难的 , 这时恒星当中的小个子就被人们列入了备选名单 , 它正是红矮星 , 更有人指出红矮星才是人类最后的希望 。
红矮星凭什么成为希望?红矮星作为恒星当中有名的小个子 , 却在恒星总数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 根据统计的结果来看 , 银河系当中大约有四分之三的恒星都是红矮星 。 它的质量一般不会超过太阳的一半 , 其表面的温度也比较低 , 大约为2500开尔文到5000开尔文左右 。

红矮星(左)与太阳(右)的大小
那么 , 这个平平无奇的小个子凭什么成为人类最后的希望呢?关于这个问题 , 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看 , 首先就是数量多 , 数量多意味着“机会多” 。 为什么这么说呢?要知道 , 地球上能够诞生生命 , 是因为许多条件共同作用的 。 而未来人类太空移民的首选星球 , 就是和地球比较相似的星球 , 它位于宜居带中 , 有着合适的温度和液态水 。

地球结构
红矮星附近就有这样的宜居带存在 , 而红矮星的数量又非常多 , 因此这无疑是给人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 如果说红矮星的附近真的会出现相似度与地球极高的行星 , 那么我们的第二家园就有着落了 。


M 型红矮星周围大约已被发现200颗行星 ,其中几十颗运行在宜居带中 。 宜居带是一条环绕着恒星的狭窄地带 , 运行在这个地带中的行星通常拥有适宜的温度使水保持液态 , 从而更有可能出现生命 。
其次 , 就是红矮星的条件很适合作为新的“太阳” 。 如今的太阳系是自然形成的 , 地球也是因为运气很好才能处在宜居带当中 。 但以后移民的星球是需要我们自己挑选的 , 如果还挑选和太阳一样的恒星 , 恐怕很难进入其宜居带 , 毕竟其质量代表着它们的引力非常恐怖 。

红矮星
红矮星就友好得多 , 毕竟个头小 。 并且红矮星的表面温度比较低 , 即使选择距离稍微近一点的行星也没关系 , 不会有被引力扯如的风险 。 尽管如此 , 还是要注意“潮汐锁定”的因素 , 如果距离没有把控好 , 被红矮星潮汐锁定的话 , 那时我们的第二家园将会和月球一样 , 永远只有一面直对高温 , 另一面则会处在永恒的黑暗之中 。

【时间不多了,太阳的寿命大约仅剩下50亿年,红矮星是最后的希望?】月球被潮汐锁定
长寿却也脾气大要问宇宙当中的长寿之星是谁 , 那么红矮星肯定排在前三 , 甚至说是第一名也不为过 。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 , 红矮星的寿命可能长达万亿年 , 这与太阳的百亿年相比实在是“过于能活”了 。

可是 , 按照内部核聚变消耗的情况来说 , 红矮星的质量那么小 , 应该消耗的更快 , 从而衰老的更快才对 , 怎么会这么长寿呢?既然无法“开源” , 那么红矮星就只好节流了 , 还记得我们上文中所说的它表面温度很低吗 , 这就是它长寿的秘诀 。

红矮星内部结构
它并没有选择像太阳这种恒星一样发出强烈的光和热 , 而是把自己内部的核反应降到了最低 , 不紧不慢地向外面辐射能量 。 因此 , 个头虽然小 , 却可以燃烧得更久 , 不过释放能量较少的红矮星偶尔也会发脾气 。

目前 , 人类尚不能确定它“发火”的周期 , 只研究出它会偶尔突然释放大量的能量 , 这时位于它附近的行星就要遭殃了 。 所以 , 如何有效地监测红矮星的活跃周期 , 确保到时在它附近能提前做好防护措施 , 也是待解决的问题 。
其它候选人除了移民出太阳系以外 , 还有人支持留在太阳系 。 所以移民候选名单当中 , 还有着太阳系当中的其它行星 , 甚至说它们附近的卫星也在待选名单之中 。 可能有人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火星 , 但是从太阳膨胀的外层来看 , 火星到时候也不处于宜居带之中了 , 会变得像现在的水星一样炎热 。

美丽的水星
因此 , 木星附近的卫星 , 比如说木卫二可能会变成新的家园 。 因为这颗被冰层覆盖的星球到了那时 , 应该就已经完全融化了 , 届时它的表面将会变成海洋 。 而液态水的存在是生命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 , 所以木卫二被选中也很正常 。

伽利略号飞船拍摄到接近真实色彩的木卫二表面照片
或者说 , 候选人当中仍然会有“地球” , 毕竟《流浪地球》就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对于地球的依恋 。 再者也是因为地球上的人太多了 , 想要一次性完成大规模移民是很难的 , 而且万一新找到的家园还不如地球 。 那么即使地球已经变得“破旧不堪” , 人类也会为了延续文明带着地球一起流浪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