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洱海的“血殇”:福寿螺已呈泛滥态势,为什么会弄成一地鸡毛?( 二 )


2020年7月6日 , 经过几天发酵的洱海福寿螺事件已经被新华网作为头条刊发 , 报道称洱海流域内的水田、湿地、湖滨带均已经发现了福寿螺!

洱源西湖
洱海最早出现福寿螺是在2008年 , 当时仅仅在洱源西湖和茈碧湖一带 , 由于洱海环境非常适合福寿螺繁殖 , 到2010年时已经成为洱海最大的恶性入侵物种 , 洱海管理局称 , 入侵洱海的福寿螺有三个途径 , 分别是从洱海上游传播、市场购买或是放生 。

2018年时大理大学的东喜玛拉雅研究院和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邓晓玲等对洱海流域湖滨带福寿螺的联合调查证明福寿螺已经蔓延全洱海 , 而且密度已经超过了最初开始泛滥的西湖和茈碧湖 。
2020年7月4日 , 大理市政府宣布消灭福寿螺“人民战争”自7月4日起全面启动 , 2020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第一次清除工作;清除范围包括洱海湖岸沿线 , 流域内水田、湿地、生态调蓄带、河道等;采取人工清除的方式摘除福寿螺卵块 , 不得使用化学药剂 。
【洱海|洱海的“血殇”:福寿螺已呈泛滥态势,为什么会弄成一地鸡毛?】并且宣布对所摘除的福寿螺卵按每千克40元的单价予以奖励 , 不过相信这种方式能在一定范围内遏制福寿螺的蔓延速度 , 但无法解决福寿螺的泛滥 。

生物入侵是一个全球性难题 , 入侵物种很少有被控制的 , 全球成功的物种入侵阻击应该是澳大利亚的野兔 , 使用的是粘液瘤病毒 , 尽管没有被彻底解决 , 但毫无疑问这种生物控制方向是正确的 , 因为没有一个物种入侵是靠吃解决的 , 即使放开吃福寿螺同样也不能解决 , 因为只要有经济价值 , 大家选择的是养殖而非捕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