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其为南宋时选育所得 , 多次历史普查中均有记载 。
它最出名的称号是饱含时代特色“东方红” , 但除此之外它还有过其他很多名字 , 比如“大丛茶”、“团树叶”、“大叶香”、“宋种一号”等 。
6、宋种原来有很多棵 , 香型也多
宋种有很多棵 , 而且香型也不少 。
黄柏梓在《中国凤凰茶》中说 , 冠以“宋种”之名 , 须同时考虑树龄和茶质因素 , 目前茶区公认的三棵宋种是宋种黄枝香母树及两棵宋种芝兰香 。
这三棵母树及后代 , 皆可称为“宋种” , 而因两棵宋种芝兰香发展不及宋种黄枝香 , 茶区默认为“宋种”二字茶品 , 指宋种黄枝香品系 。
不过 , 2009年邱陶瑞《潮州茶叶》及邱陶瑞、黄瑞光主编《中国凤凰茶茶史茶事茶人》二书都没有将其称为“宋种” 。
而且有的著作将其归类为黄枝香体系 , 有的则归于黄茶香体系 。
有意思的是 , 管理它的茶农则说 , 它的香型会随年份天气而变化 。
7、为什么凤凰单丛的量词是“条”
茶商从茶农那里收购凤凰单丛的毛茶后 , 因为品质不同 , 会筛选后烘焙 。
这样就造成了两袋茶叶的质量不同 , 假如同一袋茶叶 , 因为量多 , 得分两次烘焙 , 那么就要分成两袋装 。
同个炉子 , 同样的温度同样的烘焙时间 , 烘焙出来的茶叶 , 在口感上不会一模一样 , 只会无穷接近 。
一条茶分开烘焙茶客喝起来滋味会不一样 , 当喝到喜欢的时候 , 就会将一袋茶买下来 , 通常的表述是这样的:“老板 , 这条茶我要了 。 ”
故而言“条” , 就是指一个品种香型 , 在茶叶的加工过程中 , 表现出单一口感的一袋茶叶 。
8、制法上 , 凤凰单丛始于黄茶
这个说法的提出出现于叶汉钟、黄柏梓编著的《凤凰单丛》一书中 。
作者认为 , 在追溯单丛茶的源头 , 一般人认为在黄茶之前应有早期单株采制的茶叶 , 在黄茶之后 , 才有乌龙茶意义上的单丛茶和传统制法 。
明末清初 , “凤山”黄茶是潮州乌龙茶的起点 , 单丛茶的“雏形期”也可能随之出现 。
潮州凤凰山是个特殊地域 , 这里的地理环境、茶树种性 , 栽培方式和单株采制 , 都是产生单丛茶的有利条件 。
明末清初 , 潮州出现了用做青法炒制的“黄茶” , 称为“凤山茶” , 这是潮州乌龙茶的起始 , 距今已有三百多年 。
关于黄茶 , 早期记述见于郭子章《潮中杂记》(约1582年):潮俗不甚贵茶 , 今凤山茶佳 , 亦云待诏山茶 , 可以清肺消暑 , 亦名黄茶 。
9、雪片是什么茶?
雪片 , 是凤凰茶区对冬茶的一种节气称谓 , 代表一年中最后一季产的茶 。
一般情况雪片在10月中旬即霜降前采制 , 此时昼夜温差大 , 制作的单丛花香艳丽 , 滋味鲜爽 。
不过高山茶园一般都是只采头春一季 , 更不会采雪片了 , 这也是让茶树休养生息 , 以期来年好茶 。
所以 , 高山做雪片茶 , 反而是舍本逐末的 。
10、如何概括凤凰单丛的品质特点?
优质单丛茶品质都具有“香”、“活”、“甘” 。
香:香是单丛的一大特点 , 除本身香型之外 , 口含茶汤有清香芬芳之气冲鼻而出 , 有齿颊留芳之感 , 隽永幽远 , 清快爽适 。
活:润滑、爽口的快感、少涩感、喉感清洌 , 此外 , 还有独特的“蜜韵” 。
甘:回甘快而力度强 , 清爽甘滑 , 俗称“有喉头” 。
凤凰单丛茶除具备以上品质外 , 还具备独特的“山韵” , 所谓“山韵”主要指滋味而言 , 是对茶汤质感上更深一层的表述 。
这种特殊的“山韵”是凤凰单丛茶品质特有的关键 , 也是区别于其它产地单丛茶所在 。
【扎什伦布寺|凤凰单丛的十大常识是什么】
本文来源:图文来自互联网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 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 请留言告知删除 。
推荐阅读
- 西藏|为什么西藏路边会有白色帐篷,当地人:不能进去,不然出不来
- 西藏|山西一4A景区火了,各种岩石共存于一条岩壁,被称岩壁博物馆
- 旅行|冬奥之城 雪景如画|张家口堡
- 纳木错|纳木错湖在西藏的哪里?去纳木错,挑对日子很重要,这个点很稀奇
- 北极村|浙江值得去的景区,其最高峰海拔872.6米,被称为东海云顶
- 自驾|早春踏青指南来了,这6条自驾路线,带你领略国内绝美春色
- 西藏|骑车去西藏的六大奇怪现象,只有走过的人才能读懂
- 喜马拉雅山|八朝古都开封城放大招了!这些景区统统免费,快来看看吧
- 丽水|丽水高山之巅,云海之间,一处原始古村落,当地人称“小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