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谷|地质专家解码四川“冰雪”:地理优势造就滑雪场 冰川“割裂”出美景|“热”雪四川?( 二 )


冰雪世界
冬天赏雪观雪山
徒步运动穿越首选
冬天进入双桥沟,一片晶莹的世界,大地在雪野中,雪山在晨雾里,树枝挂着蓬松的雪,地上覆着蓬松的雪,蓬松的雪落在湖面亦冰亦雪,人参果坪和撵鱼坝白茫茫,共长天一色。五色山一半在雾雪,一半露于晨光。
最美的是雪野中的湖,白雪由远端的雪山而来,向四周蔓延,到了湖边便戛然而止,湖水一半冻着,一半泛着微波。湖畔的雪山、挂着雪淞的树林,倒影在这半是冰雪半是湖水的湖面上,亦真亦幻,奇妙无比。
和双桥沟不同,长坪沟是一条需要徒步或骑马的景区。正因为此长坪沟有着完全不同于双桥沟的游览体验,雪山就在眼前,四姑娘山金字塔形峰顶,近得仿佛触手可及。长坪沟是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天堂,她是登顶三峰、四峰的必经之中,登山营地建于此。
同时,长坪沟至理县毕棚沟是一条,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穿越徒步线,每年有大量的爱好者从这里翻过垭口穿越到理县。
离中心城市最近的冰川
达古冰山成现代冰川“代言人”
冰冻圈和生物圈的“寒暑表”
达古冰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我国最高一级地貌单位向四川盆地过渡的高山峡谷地带。地势高亢,落差悬殊。在大地构造上,公园处于巴颜喀拉褶皱系东部,在强大的南北向挤压力的持续作用下,产生深层横向张性断裂,为北西向线型展布的花岗岩体上隆侵入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和方向。
悬谷|地质专家解码四川“冰雪”:地理优势造就滑雪场 冰川“割裂”出美景|“热”雪四川?
文章插图

达古冰山冰川层纹
大面积强烈侵入的燕山期花岗岩,导致剥隆差异现发育冰川作用的海拔高度,为公园现代冰川的形成提供了有利地形条件。
悬谷|地质专家解码四川“冰雪”:地理优势造就滑雪场 冰川“割裂”出美景|“热”雪四川?
文章插图

达古冰川
冰川作用区主要分布在羊拱雪山及四周的谷肩和谷地上源。羊拱雪山,由一系列呈弧形排列的山峰组成。远望雪山,角峰环峙,刃脊如削。清晨,第一束阳光从雪山之巅跃然而出,蓝天、红日、雪峰、雄奇壮美。
公园内共有海洋型现代山岳冰川l9条,冰川面积为6.04 平方公里,冰储量为17.36万立方米。
根据冰川的形态、发育阶段和地貌条件,进一步分为悬谷冰川、冰斗冰川、冰斗-悬谷冰川和坡面冰川,其中尤以悬谷冰川和冰斗冰川最为典型。
悬谷|地质专家解码四川“冰雪”:地理优势造就滑雪场 冰川“割裂”出美景|“热”雪四川?
文章插图

达古冰山坡面冰川 (达古冰山图片均由达古冰山管理局提供)
悬谷冰川主要有6条,是公园现代冰川的主要形态。悬谷冰川悬贴于山坡上,是冰川发育的雏形,冰川规模小,冰体厚度薄,冰川面积通常不足1平方千米,形态优美,特征典型。冰斗冰川共有3条,大多分布于雪线附近,面积均不及1平方公里。冰川由冰斗内长期积雪而成,表面常呈凹形,但无明显的冰舌,主要靠冰斗后壁发生的雪崩和冰崩补给。
达古冰川是横断山东缘小型山岳冰川的典型代表,与雪宝顶现代冰川构成中国和亚洲最东缘的冰川分布区,也是距中心城市最近和可进入性最好的现代冰川。达古冰川正处于退缩的过程中,对气候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变化演替更具敏感性。尤其是时有时无,时大时小的“微型冰川”,简直就是设置在冰冻圈和生物圈之间的一个寒暑表。
悬谷|地质专家解码四川“冰雪”:地理优势造就滑雪场 冰川“割裂”出美景|“热”雪四川?
文章插图

达古冰山悬冰川及冰川前端的冰碛湖
冰川作用不但雕凿出公园的粗犷与豪迈,精细与深邃,冰川在运动过程中所留下的冰川遗迹更是公园的不可多得的风景。在这里,角峰、刃脊、冰川“U”型谷、冰川漂砾群、冰川湖泊以及各种冰川堆积地貌逶迤于彩林之间,组合出无数的精彩。
悬谷|地质专家解码四川“冰雪”:地理优势造就滑雪场 冰川“割裂”出美景|“热”雪四川?
文章插图

东措日月海,冰川下的冰蚀湖
在众多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中,如珍珠翠玉般散落的数百个冰川湖泊最具震撼力和观赏性。东措日月海,公园最大的冰蚀湖,湖长1800米、宽300米,呈豆荚状展布于雪峰之间,在远端雪山、冰川,近处巉岩的衬映下,静谧柔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