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 , 在冬奥会的带动下 , 北京京郊的不少雪场周边民宿都迎来了迄今为止的最高订单量 。 途家平台数据显示 , 北京南山滑雪场周边的256套民宿 , 在这个雪季里的预订量普遍翻番 。 目前 , 节后这些民宿的价格较春节期间大多有30%—50%的下调 , 一套50多平方米的整租民宿每晚价格在300元左右 , 游客现在入住滑雪较为划算 。
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兰翔分析称 , 今年春节全国短途游、近郊游游客比重达到七成以上 , 增长的酒店预订量大部分来自于就地过年“宅酒店”群体的需求 。 因疫情不能远行 , 不少本地和周边游客便选择拖家带口找个舒适的酒店住一晚 , 放松过年 。 “他们住酒店的时间更短 , 平均为1.7天 , 低于疫情前2019年的2天;其中80后占四成 , 亲子出行占比达到六成以上 。 ”兰翔说 。
创新激发旅游业重塑新动能
在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看来 , 今年春节假期 , 受局部疫情及当地出行政策的影响 , 国内旅游业整体还是以省内游为主 。 其中 , 本地周边游成为旅游市场的关注焦点 。 同时他认为 , 受冬奥会影响 , 再加上《“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发布、《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规划》发布、首批国家级冰雪旅游度假区和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发布等政策利好 , 广大城乡居民出游呈“前稳后升”态势 , 假日旅游市场表现好于节前预期 。
“消费是理解旅游经济运行的钥匙 。 从需求侧的数据和供给侧的动态可以看出 , 旅游需求的基本面仍在 , 旅游经济的复苏进程并没有中断 。 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公共服务创新的影响 , 游客的旅游动机、出行方式和消费结构均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 。 ”戴斌表示 , 面对需求的变化 , 唯有顺应者才能得生存 , 唯有变革者才能开新局 。
值得注意的是 , 继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免费开放后 ,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象鼻山景区于今年除夕免费向市民和游客开放 。 春节假日前六天 , 象鼻山景区共接待游客68299人次 , 同比增长119.90% , 其中外来游客超过1万人 , 同比增长292.28% 。
对此 , 戴斌认为 , 景区作为流量入口 , 有效带动景区周边的餐饮、住宿和购物消费 。 “象鼻山免费的一小步 , 是桂林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的一大步 , 也为安徽黄山、湖南张家界、云南丽江等旅游支柱型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制度创新样本 。 ”戴斌说 。
此外 , 新冠肺炎疫情给旅游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 更加凸显创新对于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 。 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 , 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十四五”旅游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
中国城市报记者梳理发现 , 实际上 , 国内科技企业 , 如腾讯、中兴、商汤、金东、励丰、博涛、良业、风语筑等 , 早在数年前就纷纷进军文旅行业 。 这些企业中 , 有的成立了文旅事业部 , 有的选择成立文旅科技公司 , 运用5G、云计算、AI(人工智能)、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等先进技术 , 对传统文旅空间、场景、业态、产品、服务进行再造 , 创造出一批标杆性的“科技+文旅”项目 。 比如金东出品的《微梦大梁门》、励丰出品的《姑苏八点半》、博涛出品的“360极限飞球”、良业出品的《塘河夜画》等 , 树立了传统文化活化的样板和科技文旅融合的标杆 。
“旅游业界前所未有的新场景、新业态、新产品、新服务无疑给游客带来了沉浸式的全新体验 , 也迅速抓住游客特别是年轻游客的心 , 以市场力量推动了旅游产品的迭代更新和旅游产业的升级换代 。 ”景域驴妈妈集团副总裁任国才表示 , 2022年 , 科技渗透到传统旅游的趋势不可阻挡 , “科技+旅游”将成为传统旅游提升发展的必由之路 。 无论是从政策导向还是从市场需求来看 , 无论是从旅游业提升方面还是从目的地发展方面来看 , 各主体都在呼唤科技进一步赋能传统旅游 。
记者:张亚欣
推荐阅读
- 美丽|这些不为人知的美丽之地,你绝对想不到!
- 加勒比|加勒比地区最好的拎包入住的度假村
- 美丽|最美的景色,是在这条路上
- 雾凇|广东发现罕有的冰川地貌群,隐匿在粤东深山中,离潮州一小时车程
- 雅安|中国有座“雨城”,一年两百多年都在下雨,但风景却十分美丽
- 雾凇|户外旅行行业如何做到“双赢”?
- 旅行|旅行不仅仅是为了看到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