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世界|多地释放超前布局元宇宙信号

2022年 , 元宇宙热度持续走强 。 多地将发展布局元宇宙写入当地的政府工作报告或相关规划文件 , 或是成立专门机构来推动元宇宙技术和产业发展 。
业界专家普遍认为 , 元宇宙距离产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各地提前布局元宇宙 , 有利于推动元宇宙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 , 但也要注意 , 发展元宇宙不能偏离产业 , 脱实向虚 , 让元宇宙变成概念的炒作 。
多地超前布局
【虚拟世界|多地释放超前布局元宇宙信号】今年初 , 多个城市表态要布局元宇宙新赛道 。 合肥、武汉把发展元宇宙写入了当地的政府工作报告;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发布的《太湖湾科创带引领区元宇宙生态产业发展规划》提出 , 要推动元宇宙技术在多领域深度应用 , 以及元宇宙产业上下游各环节、各主体协同发展;北京市表示 , 要推动组建元宇宙新型创新联合体 , 探索建设元宇宙产业聚集区 。
日前 , 在工信部召开的中小企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 , 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表示 , 要培育一批进军元宇宙、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创新型中小企业 。
布局是否为时过早?对此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软所副所长蒲松涛表示 , 目前来看 , 元宇宙距离产业化还有一段距离 , 其产业发展难以在短期内形成较大规模 。 但各地提出发展元宇宙是一个积极信号 , 表明各地积极寻求产业发展新增长点的意志和决心 。
“要对当地新兴产业、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有较理性、客观而充分的认识 。 ”众诚智库研究副总裁徐英分析 , 具备一定发展基础的地区 , 可以优先打造元宇宙相关集群 , 培育元宇宙新兴业态 , 推动元宇宙相关技术研发和创新 , 抢先布局未来元宇宙市场 。 但对于一些数字经济不够强大、不具备元宇宙相关技术研发与创新培育实力、互联网消费规模有限的地区 , 尽量避免“跟风”、炒作元宇宙发展概念 。
蒲松涛认为 , 各地提出发展元宇宙 , 能引导龙头企业积极开展与元宇宙相关的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 , 有利于进一步汇集资金、人才等产业资源 , 加快元宇宙产业化进程;也有助于发展元宇宙关联产业 , 如虚拟现实等 。 元宇宙是典型的融合性技术 , 其产业发展也依赖于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产业的不断进步与成熟 。
“元宇宙是构建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逐渐成熟、融合推动的基础之上 , 是数字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 。 元宇宙的产业链很长 , 各地积极布局元宇宙 , 将给整个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 ”360公司创始人周鸿祎说 。
切忌偏离产业
元宇宙一词源于美国科幻小说《雪崩》 , 最初含义为脱胎于现实世界又与之平行 , 并始终在线的虚拟世界 , 最早被应用于游戏领域 。 不过 , 业内专家强调 , 元宇宙发展不能脱离产业 , 应以产业为基础、核心 。 如果偏离产业 , 元宇宙就如同空中楼阁一般 , 是虚幻飘渺、毫无实际价值的 。
徐英认为 , 在经历了2D多人游戏、社交游戏、3D界面、协同创作、虚拟人参与式体验等阶段 , 今天的元宇宙并不等同于游戏 , 也不等同于虚拟世界 。 元宇宙基于虚拟现实、脑机接口等扩展现实技术提供虚拟场景的沉浸式体验 , 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克隆出现实世界的镜像 , 利用区块链技术、数字货币技术搭建虚拟世界中的经济体系 , 利用5G、物联网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各个领域进行融合 , 每一个接入其中的用户均可以对虚拟世界的各种元素进行内容生产和编辑创作 , 并通过连接与共享打造出一个元宇宙 。
“一千个人眼中 , 就有一千个元宇宙 。 元宇宙作为一个深入人心的概念 , 应该为实体经济服务 , 为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服务 。 在元宇宙众多流派中 , 我是坚定的数字孪生派 , 即反对过于脱离现实、沉迷游戏的元宇宙 , 但支持与产业数字化结合的元宇宙 , 实现产业互联网的元宇宙化 , 为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 ”周鸿祎说 。
蒲松涛坦言 , 当前 , 元宇宙炒作的痕迹还比较明显 , 这里既有业界新概念宣传的需要 , 也有资本市场概念炒作的利益驱动 。 徐英认为 , 由于元宇宙概念过于火爆 , 加上资本市场的炒作 , 容易让一些地方政府不够理性 , 片面注重抢风口 , 盲目上项目、找资源、促消费等 , 在发展的过程中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
产业化之路尚远
当前 , 业界已形成了一些具备较多元宇宙特征的产品和服务 。 据蒲松涛介绍 , 如2021年上市的元宇宙第一股Roblox(游戏公司) , 已建立起大型多人在线游戏创作UGC(用户生成内容)平台 , 允许开发者在虚拟空间进行二次创作 , 并且建立了以Robux(一种虚拟货币)为核心的双向经济体系 , 这一经济系统特征与元宇宙概念下的经济系统较为接近 。 此外 , 脸书、微软、苹果等全球领军企业在虚拟现实、在线社交、云服务等领域也具备极强的研发基础和能力 , 完全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元宇宙初级产品及服务 。
不过 , 元宇宙距离真正的产业化还需迈过几道坎 。
“元宇宙具有多维技术叠加性、虚实交互性、实时参与性和体验性等特点 , 因此元宇宙的产业化首先要解决多维技术叠加性应用的路径问题 。 ”徐英认为 , 目前元宇宙的相关技术 , 如区块链技术还处于产业化试用期 , 脑机接口技术还未走出实验室 , 一些人机交互技术还不够成熟 , 数字孪生技术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等 , 相关技术的产业化是元宇宙产业化发展的前提 , 其进程也决定了元宇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同时 , 元宇宙需要海量的内容创作和场景打造 , 需要每一个参与者都投身于虚拟内容创作中 , 且实现数据连接和共享 , 才能实现虚拟世界对现实世界的映射 , 这是一个超大工程 , 大规模的元宇宙产品化还十分遥远 。
除了技术问题 , 蒲松涛分析 , 元宇宙发展还需要解决三个方面问题 。 一是产品形态 , 元宇宙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仍在探索中 , 特别是围绕不同的应用场景 , 元宇宙的产品和服务形态可能也不尽相同;二是商业模式 , 元宇宙的主流商业模式还未明晰 , 其商业价值既可以体现在现实世界 , 也可能存在于虚拟空间;三是行业监管 , 元宇宙中虚拟空间的监管制度应该如何建立、如何规范元宇宙的发展等问题都值得探索 。
“从本质上看 , 城市的数字化转型就是构建城市的数字孪生 , 即以虚拟指导现实 , 用数字空间赋能物理世界 , 形成数字孪生闭环 , 这可能是率先拥抱元宇宙的场景之一 。 不过 , 对于元宇宙 , 很多人看到的是机遇 , 安全从业者看到的则更多的是风险 。 在元宇宙的强大需求下 , 网络安全也要随之升级 。 ”周鸿祎说 。 采访人员 黄 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