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奖|滇池湖畔“最美公路”养成记( 二 )



▲拉森钢板桩围堰
桥梁墩柱、桩顶系梁施工由原设计单壁钢箱围堰变更为拉森钢板桩围堰 , 施工过程严格控制止水效果 , 该项变更不仅保证滇池水体不受污染且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
“最美公路” , 以质取胜 。
项目成立之初就成立了创优小组 , 健全了质量管理制度 , 建设过程中周密策划、精心组织 , 严格按照“方案先行、样板开路、过程管控、资料同步、工序严控、一次成优”的方针 , 确保达到质量目标 。
施工过程中 , 严把材料进场关 , 始终坚持“两不”原则 , 不合格的材料不进场 , 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不使用 , 从源头上消除质量隐患 。
认真进行工序质量检验和隐蔽工程验收 , 坚持“谁施工、谁保护 , 谁保护、谁负责”的原则 , 严格过程管控和验收把关 。
【鲁班奖|滇池湖畔“最美公路”养成记】项目施工全过程未出现一起质量事故 , 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 , 实体质量优良 , 曾摘得云南省优质结构工程奖 。
在安全管控方面 , 项目部以建设平安工地为目标 , 过程中坚持以“零事故”理念为核心 , 以安全问题为导向 , 以青安岗、群安员为抓手 , 定期开展专项安全整治活动、召开安全问题研讨会、开展培训及考核 , 不断强化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安全意识 , 提高安全理论知识储备 , 形成“人人懂安全、人人管安全”的良好局面 。 三年间 , 项目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 。
功不唐捐 , 玉汝于成 。
“一个人的优秀不叫优秀 , 一群人拧成一股绳 , 成就像狼一样的群体 , 这样才能做到攻坚克难 , 完成伟大壮举 。 ”这是时任项目经理的蔡红涛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
时任项目副经理的陈天金和工程部长的丁元元便是这句话最好的写照 。
前期钢便桥及钻孔平台施工 , 因滇池水面上风力大 , 皮划艇停靠不稳 , 钢管支墩水中定位难度极大 , 加之水上作业风险较高 , 现场人员心里直打鼓 。 丁元元在了解实际情况后第一个穿上救生衣踏上皮划艇 , 带领着技术人员在每天中午风力最小的时间段进行测量定位 , 日复一日、不厌其烦 。 哪怕后来大家熟悉了水上作业环境 , 他仍坚持同乘皮划艇 , 为他们“压阵” 。

▲水上现浇箱梁施工
2016年底 , 业主提出箱梁必须合龙的年末节点要求 , 项目副经理陈天金亲自带领施工人员通宵抢工 , 连续奋战长达15天 , 最终提前一周完成目标 , 他用自身的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

▲挑灯夜战浇筑箱梁
这些困难只是冰山一角 , 项目建设中像丁元元、陈天金这样身先士卒、善于凝结团队力量的人还有很多 , 他们善作为、敢担当 , 和项目职工一起“攻城夺寨、过关斩将” 。 工程建设取得的所有荣誉与他们忘我的努力付出是分不开的 。

▲2017年项目部举行趣味“庆元旦、迎新年”活动
为持续加强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 , 项目部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团队建设方案 , 不定期组织团队建设培训 , 开展全员拓展训练 , 搭建团队学习交流平台 , 提振全员精气神 , 使全体职工真正懂得什么是团队精神什么是团队协作 。
一分耕耘 , 一分收获 。 就是这样一支像狼一样的队伍 , 六年间一路披荆斩棘 , 势如破竹 , 取得无数荣耀 。 2016年获中铁十局五公司五四红旗团支部、 “夺冠军”劳动竞赛第二名、先进单位等称号 , 2017年获中铁十局“标准化工地”荣誉称号 , 2018年获中铁十局优质工程 , 2019年荣获昆明市“春城杯”优质工程特等奖 , 2021年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
今日再上环湖南路 , 昔日机械的轰鸣声、工人劳碌的背影、飞舞的旌旗都早已不再 , 道路上车水马龙 , 临水观光的游客人头攒动 , 面对眼前这碧波浩荡的五百里滇池胜景 , 不知游人们是否会想起中铁人曾在这里栉风沐雨、力竭股肱?
功成不必在我
功成必定有我
三年多 , 1200多个日日夜夜
你们在这里挥洒热血、砥砺前行
每一次灯火通明
每一次锱铢必较
都是今日最好的伏笔
“最美环湖路”
以你们为荣
图文:胡文涛
来源:中铁十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