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博|从小山村变身冬奥打卡地,太子城如何续写“冰雪奇缘”?( 二 )


值得一提的是,太子城遗址与张家口冬奥村采取一体化设计,考古揭示的太子城遗址中轴线也被确定为整个区域冬奥设施规划建设的轴线,成为奥运会历史上场馆建设与文物保护的新典范。
据于博介绍,太子城冰雪小镇的名字也是因为这个遗址而来。在赛时以及赛后,这里成为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窗口。
而在赛后,张家口颁奖广场将既是小镇的文化中心广场,也是高铁站的站前广场。其西邻高铁太子城站,方便观赛交通组织及群众交通出行;东、南、北侧则由太子城冰雪小镇围绕,紧邻小镇文创商街。未来,这里将成为冬奥打卡胜地,还能满足人们交通换乘、人群集散、休闲娱乐、文化展览、体育活动等需求。
━━━━━
张家口端上“雪饭碗”
在于博看来,崇礼地区经历了两次质的飞跃,第一次飞跃是滑雪产业的进驻,让崇礼从一个没人知晓的小山村变成了京津冀地区的一个滑雪胜地。第二次飞跃是2015年北京携手张家口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以后,崇礼变成了全世界瞩目的冬奥会的焦点之一,其基建设施的建设力度是此前绝无仅有,最为明显的是轨道交通,京张高铁太子城站是世界上首个直通奥运赛场的高铁站。
于博在崇礼生活了4年,他的切身感受是冬奥会和冰雪经济给崇礼以及张家口整个赛区带来的改变,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
事实上,在此前北京冬奥会筹办中,经过3-5年的培养,张家口已经形成从冰雪运动装备、冰雪运动场地到教育培训、赛事举办、冰雪旅游的全产业发展格局,冰雪成为张家口名副其实的一张王牌。为此,许多人就端上“雪饭碗”。
在太子城冰雪小镇的项目上,保安赵春新是崇礼本地人,之前在太子城核心区的村里生活。过去交通非常不方便,赵春新想去北京务工,要先走半天的山路到县城,之后转大巴车到张家口市,再坐绿皮火车到北京,因为交通不便,他基本上长时间在北京务工,也不能经常回家。如今,赵春新在太子城冰雪小镇项目上当保安,打些零工,收入还算可观,同时他的妻子也在周边的滑雪场工作,儿子则在建设工地上拉土方,女儿在大连上大学,假期的时候也来到冰雪小镇项目上进行实习。
冬奥滑雪产业的进驻,让当地人有了更多的工作机会,生活品质得到了提升。“冬奥会对崇礼地区的经济带动,如果用时间来衡量的话,是提前了50年。”于博如是说。
━━━━━
后冬奥时代的
冰雪旅游度假地
于博|从小山村变身冬奥打卡地,太子城如何续写“冰雪奇缘”?
文章插图
张家口成为冰雪旅游度假最佳目的地。图为太子城冰雪小镇。图片来源 受访者供图
未来,更多的张家口人将会端上“雪饭碗”。今年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场馆赛后综合利用。这些宝贵的奥运遗产,将敞开大门,造福大众。
张家口作为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举办城市之一,规划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场馆和交通基础设施。这些场馆、服务保障设施和交通基础设施,除了赛时服务之外,为当地发展冰雪运动、冰雪休闲和冰雪旅游提供宝贵的资产。在北京冬奥会和北京冬残奥会赛事结束后,张家口赛区也将开始转型,其目标是成为冰雪旅游度假地。
据《河北日报》报道,张家口赛区场馆赛后利用超前谋划,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赛后将打造成集高端会议、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商务旅游特色区域;国家越野滑雪中心赛后将改建成山地公园;国家冬季两项中心赛后将开展适合儿童滑雪初学者的培训和冰雪体验项目;云顶滑雪公园赛后将打造成集运动、休闲、会议、度假为一体的山地型旅游度假区。
据于博介绍,作为太子城冰雪小镇的投资建设运营方,中赫集团也将目光放在如何很好地利用小镇永久设施上,这意味着在后冬奥时代将利用冬奥遗产弥补区域功能的缺失。
据悉,太子城冰雪小镇除了冬奥颁奖广场外,还有景观湖、四季商街、国际会议会展中心、国际度假酒店群、冰雪特色配套区、生态居住区等,未来要建成国际一流的全时四季度假目的地。
于博认为,这一定位符合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的要求。“过去滑雪产业是崇礼的重点内容,如今在京张高铁和京礼高速的助推下,会有非常好的资源流量。因此,这个区域需要一个大的旅游集散枢纽和平台,而太子城冰雪小镇可以承担这个功能,以弥补区域功能的空缺。”
新京报采访人员 | 袁秀丽
编 辑 | 武 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