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河南一对34年闺蜜,突发奇想做DNA,没想到真的是双胞胎( 三 )


在买巧玲的坚持下 , 王玲霞答应了 。 从那天起 , 买巧玲就以女儿的名义伺候在王母的床前 , 为她喂饭擦身 , 端屎端尿 , 没有半点嫌弃 。 在她的帮助下 , 王玲霞也轻松了很多 。
虽然两个人照顾得很精心 , 但王玲霞的养父母还是在她16岁那年相继去世 。 王玲霞从小娇生惯养 , 父母的离去对她而言就像天塌了一般 。

那段日子里 , 买巧玲一直陪伴在她身边 。 自从初中毕业 , 买巧玲就从那个充满着打骂的家中搬了出来 , 自己一个人在外讨生活 。 与王玲霞相比 , 买巧玲更加坚强 , 小小年纪就找工作养活自己 , 拿到第一笔工资后 , 她给王玲霞买了一件衣服 。
也正因为买巧玲的坚强 , 两个女孩才得以相依为命地度过了这段最艰难的时光 。 而从那时起 , 她们的感情就不再只是普通的闺蜜 , 更是像家人一般 。 未来的时光里 , 不管是找工作还是找男朋友 , 两个人都会寻求彼此的意见 , 非要对方点头了才行 。
1980年 , 两人相继结婚 。 结婚之后 , 两人的感情也没有变淡 , 反而因为两个人的亲密使两家人亲如一家 。 2000年 , 王玲霞相伴20年的丈夫去世 , 王玲霞和两个女儿顿时失去了家里的顶梁柱 , 日子过得格外艰难 。

那个时候 , 买巧玲也正遇下岗 , 家里经济缩水 , 生活很是拮据 , 买巧玲就开了一个杂货店 。 她常常去王玲霞的家中 , 每次去都要带上一些油盐酱醋 , 要么就扛上一袋米面 。 这些东西虽然没有多贵重 , 但却帮王玲霞度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时光 。
2004年 , 买巧玲被检查出了乳腺癌 , 因为不想让王玲霞担心 , 一直没有告诉她 。 可是买巧玲又怕 , 要是自己真的这样死了 , 那连王玲霞的最后一面也见不到了 。 犹豫再三 , 买巧玲还是给王玲霞打了电话:“我想见见你 。 ”
王玲霞匆匆赶过来 , 哭着骂了买巧玲一顿:“你给我保证 , 以后再也不许瞒着我任何事 , 不然我一辈子都不搭理你了 。 ”接着 , 王玲霞就在买巧玲病床前扎下了根 , 她在病房里支了个小床 , 每次睡觉前 , 都要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买巧玲半晌 。

真正的身世 , 陌生的亲人时间一转来到2006年的国庆节 , 王玲霞带着身体好转的买巧玲搭乘上了河南洛阳到常州的火车 。 此刻 , 她们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 , 情绪都有些激动 。
五个月前的那一天 , 她们在一众观众的欢呼声中得知了DNA鉴定结果:两人确实是血脉相连的亲姐妹 , 还是单卵双胞胎 。 两人欣喜若狂 , 又哭又笑地拥抱在一起 。 不久后 , 买巧玲就在网上以双胞胎的名义发布了寻亲信息 。 两人还上了许多电视节目 , 争取将寻亲的热度最大化 , 让最多的人看见她们的信息 。
效果非常显著 , 没过多久就有四五家人冒头 。 比起之前的杳无音讯 , 这样的结果让买巧玲喜出望外 。 她想着 , 这么多户人家 , 找到自己亲人的几率一定很大 。
可是一连看了几家 , 核对过后却总是让她们失望 。 这一次 , 她们又得知常州可能有自己亲人的消息 , 这才大老远地跑过去碰碰运气 。

王玲霞和买巧玲
看着窗外不断倒退的风景 , 买巧玲忍不住开口:“姐 , 你说这次是真的不?”王玲霞摇头:“我不知道 。 说实话 , 我并没有当年的记忆 。 你不是说你依稀记得是妈妈送你走的吗?你还记不记得她长什么样子?”
买巧玲说:“很模糊 , 那时候我才两岁 , 只记得妈妈把我抱到火车上交给了一个阿姨 。 你穿着一件红色的棉袄 , 站在旁边看着我 。 ”王玲霞安慰地握了握她的手 , 感叹道:“是啊 , 我们现在都50多岁了 , 要记起过去的事 , 哪有那么容易 。 ”
虽然不容易 , 但她们也只能凭着这一点微末的讯息 , 大海捞针一般寻找自己失散50多年的亲人 。 幸运的是 , 就在前几天 , 一个名叫李仁广的男人看到了她们发布在网上的寻亲信息 , 找到了她们 。

李仁广说 , 自己的双胞胎妹妹就是在上世纪50年代末被遗弃的 , 而他已过世的母亲曾说过自己送走两个女儿的过程和路线 , 都与买巧玲记忆中的非常相似 。 上天垂怜 , 这次有很大可能就是真的 。
双方一见面 , 李仁广当场老泪纵横 , 他的头发早已花白 , 激动到走路都是颤颤巍巍的:“你们 , 你们……” , 却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 买巧玲心头一软 , 李仁广对她们的态度已经说明了一切 , 久违的家人的温暖让买巧玲感到格外熨贴 。
加上遗失的双胞胎妹妹 , 李仁广一共有7个兄弟姐妹 。 他将买巧玲两人带回家中和家人相认 , 五、六十岁的老人们把手紧紧握在一起 , 让人格外动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