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老人横死家中传恶臭,45岁儿子与遗体同住5天5夜:懒得管( 三 )


即便如此 , 对于警方来说 , 只要案件存在哪怕一个不同寻常的疑点 , 调查就不会终结 。
在这起案件中 , 最可疑的就是老人失踪的手机 。



警方首先询问了王昕 , 王昕表示自己没有见过父亲的手机 , 也不知道手机去了哪里 , 这更让警方感到情况十分可疑 。
为了找到这个至关重要的线索 , 警方决定从案发时间9月28日往前倒推15天 , 对王老伯的行踪展开全面侦查 。
警方兵分两路 , 一路调阅小区监控 , 查找王老伯的生活轨迹;另一路开始查询死者的手机通信、银行消费、资金等情况 , 很快都有了收获 。
民警首先通过手机消费记录发现了异常 , 从9月18日以来 , 王老伯有许多在网吧、烟酒店消费的记录 , 这显然不是他本人操作 。
警方顺藤摸瓜 , 通过监控发现一名男子几乎每天都在使用王老伯的手机付款 , 而这名男子赫然就是王老伯的儿子:王昕 。



这个发现令人震惊 , 但更震惊的还在后面 。
另一路民警随后发现 , 从9月13日到案发的9月28日 , 王昕每天都会从王老伯居住的楼栋正常进出 , 楼栋口的监控清晰记录了他每次进出的画面!
王昕对警方撒了谎 , 而且是弥天大谎 , 他之所以撒谎 , 一定是为了隐瞒什么 。
铁证如山 , 王昕无法抵赖 , 而随着他的供述 , 一段令人难以置信的往事浮出了水面 。
1997年 , 王昕大专毕业后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干销售 , 几年下来卖了上百套房子 , 光提成就拿了几百万 , 但因为花钱大手大脚 , 一直没能存下钱 , 而王昕的父亲年轻时就做些小生意 , 几十年下来也攒了不少家当 , 邻居们都叫他“王老板” 。
2004年 , 王昕结了婚 , 夫妻俩没有买房 , 为了生活方便 , 就和父母住在一起 。
王昕是家里的独生子 , 父母从小就对他很宠溺 , 看到儿子上班以后花钱如流水 , 从来不闻不问 , 王昕没钱花的时候 , 开口向父母索要 , 也都是有求必应 。



2009年 , 靠着旧宅拆迁 , 王昕夫妻和父母一共分了两套房 。
考虑到将来房子都是儿子的 , 老两口把一套房落户在了他们和王昕名下 , 另一套落在王昕夫妻名下 , 还花钱装修好了才让小两口搬进去 。
可以说 , 王昕拥有让别人羡慕不已的经济条件 , 但他却不懂得珍惜 , 反而更加有恃无恐 , 生活更加放纵 , 工作也不上心 , 终于在2010年被公司裁员 。
丢了饭碗以后 , 父母和妻子都动员他再找工作 , 但王昕却打不算上班了 , 干脆啥也不干 , 每天游手好闲 , 贪玩享乐 , 当起了啃老的 “巨婴” , 只要缺钱花 , 就找父母要 。
2014年 , 因为受不了丈夫的好逸恶劳 , 妻子和王昕离了婚 , 两人的共同房产变卖后各分一半 。 这笔高额售房款成了王昕不上班的经济支撑 , 支撑他继续过着坐吃山空的日子 。
但是没过几年 , 上百万的售房款就被王昕挥霍一空 , 而王昕宁可贷款、变卖金银首饰、不断向父母索要 , 也不愿意出去找工作赚钱 , 成了名副其实的“啃老族” 。



看到王昕变成这副样子 , 王老伯也很后悔当初对儿子太过宠溺 , 但每当父亲催促他找工作 , 王昕都会冒出一句:“我也想去上班 , 但也得人家通知我去 , 我才能去啊!”
2019年 , 王昕的母亲病逝 , 王昕也终于吃完了老本 , 开始入不敷出 , 便借机提出搬回来和父亲同住 , 父子俩彼此有个照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