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封面有数|南方城市进入“冰雪人才需求榜”前列 造雪师、制冰师等新职业进入公众视野( 二 )


南方城市进入冰雪人才需求榜
在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的战略指导下,北京冬奥会周期以来,冰雪产业相关的就业岗位开始突破东北三省的地域局限,扩展到更多城市,“冰雪+”模式带来的就业吸纳范围和人才培养范围显著扩大。据BOSS直聘研究院不完全统计,2021年,至少有86座城市开始具备一定的“冰雪+”人才需求基础,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长三角、中部地区和珠三角等多个地区。
根据冰雪产业人才需求在本地所占的比重,以及冰雪产业人才规模在过去三年的增长情况,观察列出了两张城市清单。可以看到,无论是“冰雪产业人才需求特色城市”还是“冰雪人才需求高速增长城市”,在传统的冰雪运动城市之外,冰雪产业正在全国“遍地开花”。《“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提出,将重点发展东北、华北地区的冰雪机械装备制造业,发掘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等体育产业集群在冰雪器材装备研发生产方面的潜力。
冰雪|封面有数|南方城市进入“冰雪人才需求榜”前列 造雪师、制冰师等新职业进入公众视野
文章插图

这可以从公众的感知得到印证:更多的室内冰场、雪场出现在了深圳、广州、佛山、厦门等南方城市。国家体育总局数据显示,全国滑冰场馆数量从2015年的157家扩容至2019年的876家,滑雪场总数则从2015年的568座增加到2019年的770座。
以成都为例,冬奥会期间,由于谷爱凌、苏翊鸣等明星运动员都曾在成都训练备战,成都的尖峰旱雪四季滑雪场成了热门打卡地。形状酷似金针菇的旱雪毯,是一种在触感、声音和滑行感受上对真雪有90%模仿度的模拟滑雪材料,不仅方便南方城市群众体验冰雪运动,还达到了国家队训练基地的要求。2020年,尖峰旱雪场还搭建了旱雪大跳台和“魔毯”等黑科技,不断完善和提高运动服务能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