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在餐桌中央的是一个八宝火锅,里面的食材有荤有素,以熟料为主,炭火烧得汤水滚开,寓意今后的日子过得热烈欢腾 。素菜必有芥末墩儿,这是下酒开胃的凉菜,北方冬季当家菜就是大白菜、萝卜,所以选上好的白菜心,圆圆的一截儿,浇上金黄色的芥末汁,倒上米醋、香油,可解油腻,颜色形状像金元宝,吃起来图个吉利 。还有一碟“心里美”萝卜丝,用醋糖一拌,鲜红水灵,酸甜可口,吃起来嘎嘣脆,也是祈求来年日子有声有色,事事顺心 。
年夜饭的主食是饺子,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 。饺子的形状又很像一个个小元宝,也寓意着新年发财,元宝滚滚来 。这一大桌子团圆饭,每样都有说道,里面满满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啊 。我记得那时候快过年,母亲提前好多天就忙里忙外采买、烧制,到了除夕下午,全家都会动手参与做年夜饭,洗菜、和面、切肉、剁馅儿,真是欢声笑语,喜气洋洋 。包饺子时,总是奶奶亲手和馅儿,因为饺子好吃与否,全在馅儿上 。包的时候全家上阵,围着八仙桌一边说笑,一边干活儿,我们这些孩子也兴奋地跑出跑进,把包好的饺子一趟一趟往厨房里运送 。
待晚上餐桌饭菜摆好,按长幼就座,奶奶要坐在坐北朝南的正座,其次是父母、叔叔、姑姑,最后是我们这些孩子 。吃饭也是奶奶先动筷子,然后大家开始吃喝,家庭的规矩是必遵的 。
饭后,我们打着灯笼在院里放鞭炮,要熬到初一凌晨长辈给我们发了压岁钱,直到实在熬不住了,这才上床休息,在不绝于耳的鞭炮声里沉入梦乡 。
压岁钱
大年初一拜新春,家中尊长喜在心 。
晚辈齐来行大礼,红包压岁寄情深 。
文章图片
我小时候,最盼望的事儿就是过年 。因为有很多平日里吃不到的零食、丰盛的饭菜、见不到的玩具,还可以穿新衣戴新帽,高兴的事儿太多了 。尤其是长辈和亲朋好友,在拜年时都会给孩子压岁钱,逛厂甸庙会时可以自己想买什么买什么,兜里有了钱,可以自己当家做主一回了 。
我家是个大家庭,奶奶、叔叔、姑姑、父亲、母亲,还有我们这一大帮孩子都生活在一起 。初一第一件事是先拜年,去客厅给已就座的长辈们磕头 。因为爷爷已去世,奶奶是一家之主,我穿着母亲做的新衣服,对着奶奶双膝下跪,口中还要说:“奶奶新春大吉!”奶奶慈祥地笑着说:“起来吧!”顺手递过一个早已准备好的红包 。然后依次给父母、姑姑、叔叔磕头,大人们都满面带笑,孩子们磕完头,必有压岁钱 。老少喜气洋洋,全家其乐融融 。
初二开始走亲戚,先到外婆家拜年 。外婆家那时在哈德门外打磨厂住,比我们家人还多 。外公、外婆、姨、舅、各门亲戚,得有几十口人 。磕头那是必须的,不过也不白磕,袋里塞满一个个红包,听到的都是长辈们的祝福和鼓励 。外婆就爱说:“好好念书,长大了有出息,做大事!”那时年纪小,听了只是诺诺应承,并不把这些话放在心上,只想着兜里的钱可以买什么玩具、什么零食 。现在想起来,那都是长辈的关爱啊!
说起压岁钱的历史,那可长了 。在汉代就有记载,传说有一种叫“祟”的恶鬼,每年三十晚上趁小孩儿睡熟之时,就悄悄地从门缝中侵入房中,跑到床边儿伸出惨白的手,摸小孩儿的头,孩子被吓得大哭,因此得病高烧不退,以致痴傻 。父母为了保护孩子,就开着灯坐床边儿“守祟”,据说这就是三十晚上“守岁”的由来 。后来在嘉兴府,有户老来得子的夫妻,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交给孩子玩儿,没想到深夜出来的“祟”看到红纸和铜钱,吓得扭头逃窜,无影无踪了 。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人们都效仿着用红纸包钱给孩子,来镇压邪祟,因“祟”与“岁”同音,慢慢就演变成“压岁钱”了,成为中国传统的习俗 。
这压岁钱不仅有辟邪驱妖的寓意,更多的是长辈对下一代的关怀爱护,祈求下一代健康平安的美好愿望 。清代有首诗名为《压岁钱》,诗中这样写道:“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 。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 。”一幅大人孩子阖家欢乐、守岁嬉戏的情景跃然纸上 。
在给压岁钱这件事上,后来又添了很多讲究 。例如数字要有吉祥寓意,如果给六十六元,取“六六大顺”之意;如果给八十八元,就取“发发”之意;改为纸币后,长辈喜欢到银行兑换票面号码相连的新钞给孩子,“祝愿孩子连连好运” 。所有这些,都是长辈对后代的殷殷寄托,是年文化的一种形式 。人小的时候可能只知道有人给红包好玩儿,但成人后回想,正是这点点滴滴的礼仪,形成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血脉不断、继世传家、绵延生息的传统,给春节的盛典增添了欢乐 。一晃七十年过去了,轮到我给孙子、孙女压岁钱了,那红包里,也是我的祝福和期望 。
推荐阅读
- 巴黎|写一部巴黎全史是不可能的?一部“难以尽述的”巴黎史
- 狙击手|《狙击手》原型邹习祥:比电影更传奇的上甘岭“冷枪英雄”
- 建筑师|他的建筑理念深深影响了中国“第一代”建筑师
- 清代|从清代“卖休”案谈起:近三百年来的妇女、家庭与法律实践
- 冰壶|冰壶比赛为什么一直拼命“擦地”?
- 翠微却顾集|读徐俊《翠微却顾集》:以“中华”之名,为文化守护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一介汉将 大元皇帝忽必烈竟管他叫“大哥”?
- 明代画家吴伟 一介乞丐竟然也能成为“画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