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去倚邦探普洱茶碑( 二 )


“禁压买官茶告谕”碑即乾隆三年的那块碑,所立的背景是曹当斋取得茶山管理权之后,为了让茶叶生产、交易有一个良好的秩序,遏制官弁和奸商的盘剥,保护茶农的生产积极性。曹当斋何许人也?他本是四川人。雍正七年(1729年),客居倚邦的曹当斋因平定边境滋乱有功,清政府授予曹当斋“千总”职务,世袭土司,攸乐、革登、莽枝、蛮砖、倚邦五座茶山归倚邦土司管辖,其产的蔓松茶成为朝廷贡茶,由曹当斋负责采办。碑中提到,“普思茶山地方,瘠薄不产米谷,夷人穷苦,唯籍种茶为业得价养生。”并指出奸商为害和官弁为祸,屡禁不绝,为此,碑文重申对贱价压买,兵役入山扰累的行为以及放借短价滚算者予以重处。
“按茶抽收茶银”碑规范的则是税银。碑中提及,道光二十五年和道光二十六年间,倚邦茶山遭遇瘟疫,“采丁三殁其二”,应征收的贡茶钱粮无法按时完成。此时倚邦土司由曹当斋的儿子曹瞻云接任,在向思茅抚彝府申请缓减之后,茶叶买卖“每担抽银一两以资办茶公用”,这样的形式,“如果商民两便,准即永远遵行”,并强调土弁在征收银两时,“毋得外加苛索”,而茶商不得“籍词估抗”。
“工价截止”碑则就茶山“打工者”的抚恤做出规定,由于茶叶经营盈利颇丰,茶商大量使用雇工,这些“打工者”或“赶牛赶马挽运货物”或“背负肩挑,脚运茶货”,或“上山下乡进出夷地”。由于茶山瘴疠横行,加之猛兽、盗贼出没,不少雇工遭遇不测,家属亲眷与雇主时有争端。曹瞻云在向思茅厅报告之后,思茅厅做出规定,遇到雇工身亡,“照旧于凶信报到该工家属之日截止工价,其亲眷人等不准借端磕索。”同时也提出“如果另有别情,任准控究,但须证据确凿。”
真是“吴宫荒草埋幽径”。“禁压买官茶告谕”碑、“按茶抽收茶银”碑和“工价截止”碑确是研究普洱茶这段历史重要的实物资料。后来听说,徐辉棋先生已将原存于家中的三块石碑主动送到倚邦村史馆,供游客和研究者鉴赏了。
小叶|去倚邦探普洱茶碑】如何让大自然的馈赠真正能利国利民,这三碑所示值得普洱茶界有识之士认真探究、借鉴。自古以来,在普洱茶的栽培、生产上,茶农付出最大,却往往获益最少,对茶农利益产生直接威胁来自于权力和资本,投机商人编造各种噱头,炒作“天价”茶,扰乱了茶叶市场秩序,最终坑害的是广大茶农利益。要维持普洱茶产业的繁荣,管理者需要保护生产、流通、消费等各方面的积极性,要创造良好营商环境,要放水养鱼,让利于民。努力维护公平、高效的市场秩序,从而让古老的普洱茶产业能持续、健康发展,真正造福于云南各族群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