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我,贵州人,跟随澳洲伴侣,56岁驾船出海探险,65岁自驾环游世界( 三 )


我也没想到在国内不敢开车的我 , 竟然在澳洲海上敢开大船 。 而且那也是自己第一次离大海那么近 , 大山里长大的孩子没见过“世面” , 一下就被惊艳到了 。
清澈透明的海水一眼望到底 , 五彩斑斓的鱼在美丽的珊瑚丛中游来游去 , 在老肯耐心的教导下 , 我勇敢地穿上潜水服下海 , 和它们一起在海里遨游 。 那种感觉真的美妙无比 , 简直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
当然 , 海上的生活也不都是美好的 , 其实很多时候也挺辛苦的 。
强烈的紫外线照射 , 皮肤很快就被晒成暗红色;
夏天一到晚上 , 甲板上全是飞蛾蚊子 , 咬的腿上手上全是包 , 奇痒无比;
海上很多时候是没有网络的 , 环行途中大多是失联状态 , 偶尔也会感觉到孤独;
航行路上太多不确定性因素 , 大多吃的是便餐速食并不美味 , 物资有限都是计划着吃 , 只会在抵达下一个港口后 , 才会来顿美味佳肴......
最恐怖的是遇上大风浪时 , 随时被拍打在船板上 , 一不小心可能被拍进了大海 。 但是航行打开了我的眼界 , 让我看到之前从没看到过的世界 。

(第一次见到海底世界 , 被惊艳到了)澳洲的男人喜欢玩船 , 但是没有几个妻子愿意跟他们一起航海 , 老肯总说:“潇仪 , 你很幸运遇到我 。 我有一艘私人的小船能带着你去任何地方 。 ”我就会说:“老肯 , 你更幸运遇到了我 。 没有任何女人能吃得了我这样的苦 , 陪你实现探险环游梦 。 ”
我们互相成就 , 他喜欢探险 , 这一路上有我的陪伴;他也成就了我 , 弥补了我没有一条私人小船的遗憾 , 带着我探险游到了很多常人到不了的地方 , 共同完成了环游世界的梦想 。
就这样走走停停 , 环游了大半个澳洲海域后 , 我变成了蛙人、水手、小船长 。

(偶遇邻船的姐姐姐夫 , 10年把地球绕了一圈半)以前觉得地球好大 , 环游世界要用一生走完 , 但遇见用10年把地球绕了一圈半的邻居船后 , 我瞬间感觉地球并不大 , 反而很小很神奇 。
2013年 , 我们在海上遇到了一条从美国环绕地球而来的船 , 夫妇俩都是美国学校的老师 , 大学时因共同的兴趣爱好走到一起 , 至今已经环绕地球一圈半 。
他们很热情地邀请我们到他们船上做客 , 我和肯带上红酒和小点心 , 参观了姐姐的船 。 他们的船很大 , 厨房比我们的大一倍 。 晚餐后谈起环游地球的奇闻异事 , 给我们看了很多珍贵的照片 。
不可思议的是 , 在相册里我看到了熟悉的面孔 , 一个英国老人 。 我们在澳洲海上遇到过他 , 没想到这对美国夫妇在南美洲也遇到过 。 地球真小 , 这简直是海上奇遇 。

(同一个英国老人 , 姐姐姐夫在南美洲遇到 , 我们在澳洲也遇到了)还有一个印象特别深刻的故事 , 在南美洲海上 , 姐姐捡到了真实的漂流瓶 , 打开一看 , 原来是一个老师集中了班里同学做手工放进漂流瓶 。
姐姐夫妇拿着漂流瓶 , 根据里面提供的信息 , 找到这个岛 , 还找到这个老师 , 并拜访了学校 。 师生们直呼万万没想到 , 还会有人捡到漂流瓶来找他们 。 以前只玩过网络虚拟的漂流瓶 , 这次可谓是真实的海上漂流瓶奇遇记 。
没走出去时 , 对未知都会感到茫然 , 可真的走出去 , 会发现惊喜远大于对未知的恐惧 。 如果我一直在家看电视、做饭、工作 , 把梦藏在心里 , 我会觉得活十年和活了一天没什么区别 。
2017年 , 老肯的这艘船在黄金海岸不幸遇到风浪沉入了海底 , 一切归于茫茫大海 , 但幸运的是人没事 。 船虽然沉了 , 但我们环游的步伐并没有停止 , 随后老肯又开始计划自驾环游澳洲 。

(为提车 , 自驾横穿澳洲中部)他在网上买了一辆二手的吉普车 , 但车在帕尔斯 , 是一个德国人准备离开澳洲而低价转卖的 。 我们订了机票飞到帕尔斯 , 然后开始自驾横穿澳洲的中部 , 途经沙漠地区 , 最后开回墨尔本 。
到家后 , 老肯一边处理沉船后续事宜 , 一边规划自驾环游澳洲的路线 。 结果遇上了疫情 , 无奈行程只能一再延后 , 直到2021年6月26日 , 我们才正式开始了自驾环游澳洲 。
之前是海上探险游 , 这次是陆地的探险游 。 从布里斯班出发 , 自驾环着澳洲走 , 斜插西北角 , 一路插到达尔文 , 很多地方是无人区根本没有路 , 完全是探险游 。 但有老肯在我特别安心 , 期待这次和海上不一样的感受 。

(一棵树上站满了几百只白色鹦鹉)刚出发时 , 我们就在一个小镇见到神奇的一幕 , 一棵树上站满数百只白色鹦鹉 , 远远看我还以为是结满了白色玉兰花 。 大自然真的太神奇了 , 你有见过吗?反正我是第一次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