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授予了杨振宁,可你根本不了解他的伟大( 二 )


其中 , 胶子可以传递强相互作用 , W和Z玻色子传递弱相互作用 , 光子可以传递电磁相互作用 , 还有一种被称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可以赋予粒子质量 。

在这个基础上 , 科学家们用“粒子”“相互作用”和“场”的概念 , 就把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统一了起来 , 创立出了一个叫做“标准模型”的理论 , 这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的又一座理论物理高峰 。
杨振宁和他当时的研究生助手米尔斯一起做出的杨米尔斯理论 , 就是“标准模型”的理论 , 解决了强力的机制问题 , 用杨米尔斯理论来强力的科学家一共有5位 , 这5位被分为2批授予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

不仅如此 , 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宇称不守恒”还帮助其他科学家指出了研究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的一个新方向 。 于是 , 物理学家温伯格和格拉肖在杨米尔斯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弱电统一理论 , 实现了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统一 。
在这座物理学高峰当中 , 杨振宁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 , 是奠基人一般的存在 。 那这样的科学成就在物理学领域属于什么样的江湖地位呢?
客观地说 , 牛顿、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由于都曾凭借一人之力完成了一个核心理论的创立 , 因此他们应该属于独一档的存在 , 仅次于他们的是量子力学和标准模型的奠基人们 , 他们是多人一起努力完成了一个核心理论的创立 , 而杨振宁就应该排在这一档 , 而且是排在靠前的位置 。
持有这样观点的人有很多 , 其中也不乏科学家 , 比如:物理学家聂华桐就曾说过 ,


我们常听到一些物理学家的名字像麦克斯韦、爱因斯坦 , 量子力学的海森堡、薛定谔和狄拉克 。 现在再要往下排的话 , 我想杨先生的名字就应该算在里面 。

杨振宁为中国做出的贡献在中国 , 我们常常会提倡德艺双馨 , 中国对于品德是十分重视的 , 同时还究竟“忠”和“孝” 。 这也是杨振宁之前被一些根本不知情的人所诟病的地方 , 他们说杨振宁老了才知道回国养老 , 没有对国家做出贡献 。 那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真的不是!
在1971年 , 杨振宁在报纸上看到 , 美国“禁止国家”的名单当中划去了中国 。 于是 , 他立马申请回国 , 成为了第一位访华的学者 。 回国后 , 国家领导人接近了他 , 还和他谈了很久很久 。 从那之后 , 几乎每年他都要回国 , 并且成为了中国沟通的桥梁 。

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正处在特殊时期 , 很多家庭还在温饱线上挣扎 。 而杨振宁呢?他拒绝了马里兰大学提供的高薪职位 , 把美国唯一的房产卖掉 , 捐给了中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 , 同时把清华大学给他的工资收入也全部捐掉了 。 甚至后来清华大学给他住所 , 他也只要居住权 , 而没有要所有权 。
除此之外 , 他从80年代起 , 就开始在中国旅居 , 利用自己的影响力 , 筹集资金给各大高校建造顶级的实验室 , 建立高等研究院 , 其中清华高等研究院现在已经是世界顶级的研究机构 。

同时 , 他还为国家在海外招募大量顶级的科研人才 , 比如:现在清华著名的姚班“计算机科学实验班” , 是由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建立 , 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顶级计算机人才 。

无论是招募人才 , 还是募集资金建立一流实验室、高等研究院 , 甚至是发起设立给科学家颁奖的各类组织 , 他50多年如一日地坚持着 , 同时也没有放弃学术研究 。 他还帮助清华建立起了凝聚态物理系 , 在研究条件不足的情况下 , 始终如一地坚守在科研的第一线 , 并发表了多项成果 。
而另一件让他进入公众视野的事情就是反对对撞机 , 实际上 , 他在刚回国时 , 就被邀请去探讨中国是否应该建立对撞机的事宜 。 比如 , 在1972年 , 当时参与会议的科学家中 , 只有杨振宁一直在反对建造对撞机 。
他认为 , 当时中国很贫穷 , 能花钱建造的对撞机都是西方国家十多年前淘汰的技术水平 , 即便是建造了也得不到什么巨大的成果 , 不如省下这些钱去发展计算机、芯片半导体、生物、机械工程方面的领域 。
杨振宁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贡献 , 很难用一篇文章全部书写完 。 2019年度的“求是终身成就奖”颁给了他 。 2021年9月22日 , 在清华大学 , 由清华大学、中国物理学会、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主办的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贺杨先生百年华诞 , 国家也特意为这位伟大科学家送上了生日祝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