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一少女身中38刀被害,民警花16年擒真凶,凶手:只想吓唬她( 三 )



原本他只是想找朋友说说话解解闷 , 谁承想朋友没找到 , 却看见别人家的窗户开着 , 忽然生起了歹念 。
紧接着熊里借着酒劲翻进了小英的同事小毛的屋内 , 这才留下了唯一的指纹记录 。
在小毛的房间里 , 熊里没有什么大的“收获”也不甘心离开 , 于是便打起了隔壁房间“小英”的主意 。
起初熊里并不知道房间里有人 , 当他翻窗而入后 , 便径直走到小英床头柜的位置开始肆意翻腾 , 这才惊醒了睡梦中的小英 。
小英见屋里忽然出现一个陌生男子 , 顿时吓得尖叫连连 , 她的尖叫声也将凶手熊里吓了一激灵 。

因为担心小英的叫声引来旁人发现自己的存在 , 熊里想都没想上去就锁住了小英的脖子并捂上了她的嘴警告她停止尖叫 。
可小英少不经事 , 又被吓到不知所以 , 当熊里松开手时 , 小英又不受控制地接连喊叫 , 这一下彻底激怒了熊里 。
只见熊里拿出揣在兜里的匕首 , 狠狠地刺向了小英的喉咙 , 那时的他早已在怒火和恐惧当中 , 失去了人性和自制力 。
除了无止境地向小英捅刀之外 , 当时的熊里只想将生平所有的压抑和不满通通释放在小英的身上 。
终于小英不再反抗一动不动地躺在血泊里 , 熊里也因为泄了劲而停止了行刺 , 这一切都在黑暗中开始也在黑暗中结束 。

这16年来 , 熊里隐姓埋名东躲西藏 , 无时无刻不是活在过去的阴影里 , 他不敢逃得太远 , 害怕暴露身份信息 。
他没有固定的工作 , 日日靠打零工为生 , 他不敢行走在大街上 , 因为一看到穿制服的警察 , 就会吓得浑身哆嗦 。
偶尔有机会学得装修的手艺 , 也只能勉强过生活 , 毕竟躲得了一时躲得了一世 , 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
三、法律终审判 , 悔悟也晚矣
【2004年一少女身中38刀被害,民警花16年擒真凶,凶手:只想吓唬她】“我那时没想害他 , 我和她也不认识 , 我只是想吓唬她....”
熊里收监后 , 面对执法人员的询问懊悔地说道 。

因为法律意识淡薄 , 作案时的熊里 , 根本没有意识到他在入室行窃时 , 就已经触犯了法律红线 。
退一万步说 , 就算小英没有因为中刀而亡 , 熊里畏罪潜逃依旧要面临法律最严格的审判 。
不知是当真意识到自己有错还是惧怕法律从重处罚 , 熊里在庭审上的认罪态度十分诚恳 。
“我有罪 , 我认罪 , 我认罪伏法 , 希望审判长能给我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 。
除了不停地强调自己不是故意要害小英之外 , 熊里对于自己所有的犯罪事实都一并承认 , 并且没有任何狡辩 。

诚然 , 在犯罪嫌疑人伏法过程中 , 态度十分重要 , 但是法律终究会按照案件的每一步实情展开细致入微的评判 。
首先从熊里的陈词当中可以看出 , 他的初衷并不是“犯罪” , 在一时失去心智之后的所作所为才构成了犯罪 。
因此围绕在熊里案件的主要出发点都集中在“入室盗窃”方面 , 而不是故意杀人 。
既然不是故意杀人 , 那么最后的判罚将会根据熊里入室行窃的后果来恒定量刑 。
终于 , 逝者的光明即将到来 , 一审判决书即将下达....
根据判决书的表述显示 , 熊里因为入室盗窃被判处死刑 , 并缓期二年执行 , 与此同时还没收了全部财产 。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限制减刑” , 所谓“限制减刑”是一种限制最低刑期的措施 。
主要包括“死缓”犯人 , 和其他因为故意杀人而造成后果情结十分严重的罪犯 。
至于熊磊在缓期刑满之后是转为无期徒刑还是执行死刑 , 则要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
有道是:“善恶到头终有报 , 只争来早与来迟” , 一个人非法汲取的 , 不管是他人财产还是生命 , 早晚都要付出代价 。
显然 , 熊里在16年后伏法的“代价”较当年更为繁重 , 因为那时的他一无所有 , 就算是“死”也了无牵挂 。
如今老婆孩子无依无靠不说 , 还要被挂上杀人犯家属的罪名跟随一辈子 。

这就应正了那句老话:“多行不义必自毙” , 坏事做得越多 , 路也会越走越窄 。
当一个人被贪婪的欲望蒙蔽了双眼时 , 就意味着他离地狱之门也不远了 。
如是说 , 做人当不求大富大贵 , 但求无愧于心 , 这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 切勿心生恶念以身试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