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员在太空中产生的排泄物,该如何处理?要带回地球吗?( 二 )


而水星计划中的航天员曾在太空中呆了34个小时 , 为了减少便意 , 他们甚至只吃“低渣食物” , 为了不在太空排泄可谓是想尽了办法 。

水星计划七人合影
但这种方法也并不是十分有效 , 美国和苏联都曾有航天员在进行太空任务的时候遭遇尿急 , 无法憋住的情况 , 只能尿在宇航服中 。
后来科研人员研发出了太空的“尿不湿” , 可以收集和保存尿液 。 针对粪便 , 他们设计了可以封口的收集袋 , 但是需要航天员们将袋口粘在臀部 , 排泄完以后也要戴上塑料手套 , 隔着袋子将其“手动”捏碎 , 进行杀菌处理后收集起来 。

这样的办法是非常麻烦的 , 对于需要在太空执行相关任务的航天员们来说 , 无疑是格外具有挑战性且不友好的 。 后来在科技的发展下 , 科研人员研发出了太空马桶 , 终于解决了令航天员们都十分头疼的排泄问题 , 他们只要“对准”马桶的孔 , 就可以直接进行排泄 。
但是在国际空间站上 , 航天员们上厕所的环境“不太好” , 只用了一块布挡住 , 也幸好空间站本身就有各种各样的设备噪音 , 在厕所里的“隐私”问题还是比较好解决的 。

而在我国的空间站上 , 航天员们拥有一个独立的卫生间 , 不是像国际空间站那样只有一块布 , 甚至还分了男女厕所 , 不仅更能保证隐私问题 , 还方便了女性如厕 。
航天员们如何处理排泄物那么航天员的这些排泄物要如何处理呢 , 是扔进太空 , 还是收集起来带回地球呢?

我们先来看一看航天员们排泄的尿液 , 很多人都认为尿液是人类体内排出的废物液体 , 是非常肮脏的 。
其实尿液大概有95%的成分都是水 , 剩下的则是无机盐、尿素、尿酸等等 , 许多时候尿液都属于是在没有干净水源情况下的应急液体 , 危急情况下甚至可以将中段尿液清洗伤口 , 再赶紧送去医院 。

并且在一些险境之中 , 受困人员在面临没有生存资源的条件下 , 也会摒弃所谓的“羞耻观念” , 喝下尿液来得到生存的希望 , 因为人类本身离不开水源 , 如果3天左右没有半点水分的补充 , 极有可能会因为脱水而死亡 。
也因此 , 航天员们的尿液其实都是循环使用的 , 当然不是说直接使用 , 而是会通过指定的处理设备 , 进行过滤和消毒 , 随后再成为饮用水或者加工食品 。

要知道太空环境下的航天员并不像地球上那么方便 , 他们所能拥有的水源是极其有限的 , 就连穿脏的衣服都会直接扔掉 , 这并不是奢侈浪费 , 而是太空的水资源不允许他们将衣服清洗 。
如果要从地面向空间站运送水源 , 一次两次的补充还是可以的 , 但是由于人类对于水源的需求量太大 , 若是经常运输 , 那么所需要的成本是巨大的 , 甚至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负担的 。

故此 , 将航天员的尿液进行循环利用的方法是大势所趋 , 是航天事业发展的最优选择 。
那么粪便又要如何处理呢?粪便不同于尿液 , 它虽然有3/4是水分 , 但是剩下的1/4的固体部分成分极其复杂 , 有蛋白质、脂肪、无机盐 , 还有许多的消化液的剩余部分 , 没有被完全消化完的残渣 , 以及细胞、细菌等等 。

可以说 , 粪便比尿液更加肮脏 , 也更难以处理 , 它无法循环再利用 , 一般情况下是被密封装好 , 通过相关的真空设备 , 进行压缩和干燥 , 再放在专门的密封袋里 。

因为粪便中含有的细菌和微生物实在是太多了 , 虽然有很多都会在被排出以后死亡 , 但依然有着少部分的细菌存在 。

如果任凭它“发挥” , 不进行及时地处理 , 那么这些细菌将会在航天器里放肆地繁衍壮大 , 甚至还可能对航天员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 。
尽管这些细菌或许不会导致太严重的症状 , 可是这可是在远离地球的太空环境中 , 若是航天员们生病 , 在没有专业医生的帮助下 , 就算空间站放置了一定的药物 , 也难以保证这些国家的珍贵人才的安危 。

同时粪便本身也有着臭味 , 在密闭的环境中 , 这种臭味也会越来越严重 , 要是不进行处理 , 航天员们在空间站的心情也会受到影响 。
在这些粪便被收集好以后 , 我们也不会让它们安稳地在空间站呆上太久 , 因为空间站本身的空间就不是特别大 , 为了进行满足各种各样的科研 , 几乎每一个地方都要进行最大化的利用 , 也就没有多余的空间能够让粪便袋在空间站“留宿”太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