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海外资本狙击,青山集团失足镍矿老本行,金融投机没那么好做!( 二 )


如果镍价一个月后从就跌到了2.5万美元 , 那么A公司直接买入相同数量的多单对冲 , 每吨就能挣5000美元 , 这钱多好赚 , 空手套白狼;当然 , 如果镍价涨到了3.3万美元 , 那么A公司开多单的价格上升 , 最终一吨亏3000美元 。
值得注意的是 , 期货采取的是保证金制度 , 杠杆会大大增加金融投资中的盈利或是亏损金额 。

那么青山集团到底是套期保值还是金融投机呢?我认为极有可能是后者 , 理由有二 。
一是青山集团持有的20万吨镍空头头寸数量过于庞大 , 超过了套期保值的合理范围;二是这家企业以往有过在期货市场炒作镍价的经历 。
从这两个角度来判断 , 青山集团本次持有空单的目的应该是想在金融市场上赚上一笔快钱 , 只是这次玩脱了 。

嘉能可“逼仓”青山集团?传言镍价突然上涨是因为嘉能可在期货实物交割时间节点到来前突然拉抬导致 。
大家先要明白一个道理 , 拉抬价格是需要资金投入的 , 嘉能可愿意出钱必然有更深层次的目的 , 给大家讲讲其中的逻辑 。
开空单后青山集团有两个选择 , 一是在到期日把实物镍卖给多单持有人;二是在到期日前在期货市场开多单对冲持有的20万吨空头头寸(前文已经提过 , 这里再强调一次) , 两个选择、逐一分析 。
1.实物交割
作为全球最大的镍生产企业 , 青山集团的镍主要来自于两部分 , 一是自己拥有的坐落于印尼的镍矿 , 但印尼镍不是期货交易所的指定品种 , 用不了;二是从俄罗斯进口镍 , 俄镍此前能够交割但现在不行了 , 因为俄乌冲突发生后俄镍被伦敦金属交易所剔除出了名单 。
换言之 , 青山集团很难完成实物交割 。

2.开多单对冲空头头寸
这么做完全没有问题只是成本很高 , 镍价在交割前两天内上涨了230% , 这摆明了就是提高青山集团的对冲成本 。
据估计 , 青山集团的空仓头寸已经浮亏了80亿美元 , 如果镍价继续上涨则浮亏更多且立马将变成实际亏损 。
如果青山集团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平仓将会陷入严重违约 , 这将导致严重后果 , 民事责任、行业处罚肯定是逃不过的 , 最坏的结局是相关人员涉嫌金融诈骗被实施刑事处罚 。
两种选择 , 一种根本做不到 , 另外一种需要在短期内筹集大量资金 , 青山集团面临进退两难的局面 , 这是嘉能可希望看到的 。
如果青山集团最终无法履行期货合约就只能和多头买家协商 , 嘉能可真正的目的浮出了水面 , 这家大宗商品交易商和解的提议可能是要青山集团交出旗下镍矿60%的股份 。

伦交所出手 , 暂停镍交易面对疯狂上涨的镍价 , 昨日伦交所已经暂停了镍的交易并公告最早不会在3月11日前恢复 。
此外 , 有消息说交易所取消了3月7日的所有镍交易数据 , 这意味着镍价当天上涨的103%可能作废 , 如果消息为真 , 青山集团的平仓成本将会大大降低 。
至于伦交所出手的原因尚未可知 , 我估计是由于异常交易存在“逼仓”这样非法操纵市场的可能 , 为了保住名声 , 交易所选择了作废当日的全部交易 。 当然 , 也有可能可能是涉案双方及交易所达成了协议 , 以一种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了解此事 。

不论“镍”事件结果如何 , 我们都应从中吸取足够的教训 , 一家做实业的公司居然会因为拿不出足够的镍矿交割而陷入如此被动的局面 , 这本身就很魔幻 。
金融投资来钱快但风险也大 , 前有中行原油宝穿仓、现有青山集团镍期货巨额浮亏 , 国际资本大鳄在金融市场反复收割国内资本就是吃准了咱们虽没有那么强的金融操盘能力但总是想着赚快钱 。
民营企业做到全球500强不容易 , 希望老板们不忘初心 , 该搞实业的就搞实业 , 套期保值没问题 , 金融投机一定要谨慎 , 不要整天想着靠金融致富 , 华为和福耀玻璃才是实体企业的标杆 。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 , 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