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卡|杀鸡用不了牛刀:美的收购库卡续集,一个大写的“尬”字

杀鸡用不了牛刀:美的收购库卡续集 , 一个大写的“尬”字
王婷
2022-03-12 10:32:46
来源: 时代财经

工业机器人技术门槛变低 , 很多小工厂开始使用新晋国产品牌 。
库卡|杀鸡用不了牛刀:美的收购库卡续集,一个大写的“尬”字
文章图片

图源:视觉中国
半个多月前结束的冬奥会上 , 来自碧桂园的千玺机器人在智慧餐厅炒菜、上菜 , 吸睛无数 。 相比之下 , 大本营同在广东佛山的库卡机器人却显得有点落寞 。
库卡原本是德国机器人制造商 , 如今归入美的旗下 。 苏州物流企业负责人鲁民告诉时代财经 , 近两年在为企业搭建物流生产线、采购工业机器人的过程中 , 他发现库卡明显式微 , 江浙沪很多中小厂家转向日系或其他国产品牌 。
财报显示 , 2021年前三季度 , 库卡EBIT息税前利润为4550万欧元 , 较2016年同期的8260万欧元缩水将近一半 , 股价也从2017年高点283.2美元/股 , 跌至如今的不足90美元/股 。
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对时代财经表示 , 美的收购库卡是在完全陌生的领域扩张 , 没有相应的人才储备、技术实力 , 维持库卡收购前的实力并不容易 。
从汽车领域起家 , 库卡跌下神坛
“挺可惜的 。 ”想到库卡曾经在国内市场的辉煌 , 鲁民感慨道 。
库卡最初靠德国汽车起家 。 车企调试工程师佳奇对时代财经表示 , 库卡是大众、奔驰、宝马的指定机器人品牌 , 这些企业在中国的生产线 , 包括部分零部件供应商 , 也必须使用库卡 。
鲁民2015年开始接触工业机器人 。 其称 , 彼时他的客户采购都会首选库卡 , 第二选择是ABB机器人 , 并且基本只买这两个品牌 。
“2017年、2018年开始 , 库卡跌下‘神坛’了 。 ”鲁民注意到 , 工业机器人技术门槛变低 , 很多工厂开始使用新晋国产品牌 , 后者价格只有库卡的三分之一 , 一台价格七八万元国产机器人 , 与库卡近20万元的机器人性能相近 。
据他观察 , 在中低端市场 , 库卡的价格偏高 , 使其逐渐失去中小客户 。 在高端市场 , 库卡只在设备更新换代很慢的汽车行业有优势 , 其他领域则被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的另外三家发那科、ABB、安川所挤压 。
财报显示 , 2021年1-9月 , 库卡研发费用为1.2亿欧元 , 占销售收入比重仅为5.1% , 且比1.37亿欧元的一般及行政费用低 , 也比2020年同期研发费用的1.24亿欧元低 。
库卡|杀鸡用不了牛刀:美的收购库卡续集,一个大写的“尬”字
文章图片

库卡机器人 图源:视觉中国
鲁民表示 , 近两年 , 自己没有为企业买过库卡机器人 , 自己所处的苏州是全国工业机器人应用较多的地方 , 库卡是几家头部企业中销售最冷的 。
除了性价比不高以及研发投入偏低 , 鲁民认为 , 库卡目前的经营管理也出现了问题 。 “网站上的选型参数没地方咨询 , 只能通过代理商 , 一些小的客户他们理都不理 。 ”其表示 , 在客户正式购买之前 , 因为很难拿到库卡的模型做方案 , 很多代理商因此不愿意代理库卡 。
不过 , 在东莞从事二手库卡销售的李军对时代财经提到 , 相较国产机器人 , 包括库卡在内的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在重负载方面有绝对优势 , 因此在山东、吉林、湖北等重工业密集的省份应用较多 。
他向时代财经透露 , 即便是中小厂家 , 也会需要载重几百公斤的工业机器人 。 他的客户主要是中小厂家 , 涉及行业领域很广 , 有锻造、焊接、雕刻、打磨等 。
停滞不前 , 10亿欧元目标还遥远
2017年初 , 美的以37.07亿欧元收购库卡94.55%的股份 , 至今已近五年 。 这期间 , 库卡的员工人数、销售收入、利润几乎原地踏步 。
2016年底、2021年9月底 , 库卡在全球的雇员数量分别为13188名、14017名 , 仅增加了不到1000名 。
从业绩看 , 2016年 , 库卡的销售收入为34.22亿欧元 , 2020年该数据为27.92亿欧元 , 不降反增 。 2016年前三季度和2021年同期 , 该公司销售收入分别为20.44亿欧元、23.6亿欧元 。
早在2016年 , 中国就是库卡全球第三大单一市场 , 销售收入为4.5亿欧元 , 仅次于德国、美国 。 那一年的财报中 , 公司目标是到2020年 , 中国市场销售收入突破10亿欧元大关 。
然而 , 到了2020年 , 库卡在中国的销售收入仅为4.9亿欧元 , 离目标还非常遥远 。 2021年前9个月 , 该项数据为4.05亿欧元 。
在中国市场 , 库卡2021年第三季度EBIT息税前利润为-1350万欧元 , 上年同期该数据为1210万欧元 , 从2021年前9个月看 , 其在中国的EBIT息税前利润为40万欧元 。
据公开报道 , 2018年 , 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动工 , 根据当时的规划 , 项目计划投入100亿元 , 截至去年4月 , 累计投入不到8亿元 。 去年4月 , 科技园二期项目启动 , 预计投入也仅为8亿元 。
如何1+1>2?“培养本土工业机器人人才”
对于美的而言 , 收购库卡没有带来1+1>2的效果 。
2021年上半年 , 美的机器人、自动化系统及其他制造业的营业收入为126.93亿元 , 占总营业收入比重的7.3% 。 而在2017年上半年 , 美的这项收入为136.06亿元 , 占总营收比重约11% 。
根据库卡中国CTO李宏伟的说法 , 2021年 , 公司交付给美的各个事业部的机器人超过1000台 , 美的机器人使用密度也因此在当年上半年达到320台/万人 。
“杀鸡用了牛刀 。 研究牛刀 , 你得有牛 。 ”一位曾在美的工作多年的技术人员对时代财经表示 , 库卡适合用在科技含量更高的领域 , 在美的家电生产线用库卡 , 发挥不了库卡最大的价值 。
鲁民对时代财经谈到 , 很多客户建设了智能装备生产线 , 提高了机器人的参与度 , 但并没有减少工人数量 , 因为智能装备需要人操作、维护 , 而且由于成本高 , 很容易导致资金周转问题 , 难以扩大生产 。
“看不见的隐性成本在支撑着机器人产线 。 ”他表示 , 库卡后期服务费用很高 , 美的在家电生产线配备库卡机器人 , 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
2021年上半年 , 美的机器人、自动化系统及其他制造业的毛利率为22.94% , 比美的整体毛利率24.71%还要低 。
对于美的生产线上的库卡机器人 , 梁振鹏表示 , 工业机器人从来都不是标准工业品 , 它需要根据不同企业的诉求随时灵活地调整 , 工厂自身的技术越强大、越扎实 , 工业机器人的作用才会发挥得更好 。
“目前 , 库卡的核心资源、人才都在国外 , 美的在中国本土并没有优秀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 , 也很难进行本土化运作 。 ”他谈到 , 一个企业若想通过收购完全陌生领域的企业 , 在陌生的领域中打开局面 , 这种成功的例子非常少 。
去年11月 , 美的宣布拟全面收购库卡股权 , 库卡也将成为美的全资子公司 。
(文中鲁民、佳奇、李军为化名)
【库卡|杀鸡用不了牛刀:美的收购库卡续集,一个大写的“尬”字】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 , 除转载外 , 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协议授权 , 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 。 违反上述声明者 ,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 , 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