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西安也有石门栈道,石壁上栈孔清晰可见,趟过河就能亲手摸一摸( 二 )





我大概数了一下 , 栈孔的数量至少有六七十个 。 一些资料上说 , 这处栈道遗址的栈孔确切数量应该是83个 。

//  千年“石门古道”
汤峪内怎么会有古栈道遗址 , 究竟是哪条古道曾从汤峪经过 , 又是谁开凿了它?
不来汤峪不知道 , 原来汤峪和大峪、库峪、辋峪及蓝峪等一样 , 也曾是连通关中与陕南的一条兵家必争的峪口 。

历史上 , 汤峪又称“石门谷” , 山口处有“石门关” , 谷内有“石门古道” , 谷内的栈道称“石门栈道” 。 其作为官方驿道的开凿可追溯至唐朝 。

唐中宗景龙年间 , 随着都城长安对荆楚江淮一带粮食需求量的增大 , 原来的“商山道”运力已不足以支撑帝都对粮食运输的需求 。 在此情况下 , 襄州刺史崔湜建议修建南山新道 , 南连丹江水运 , 北连灞河水道 , 以打通秦岭南北的水陆交通 。
这项建议被朝廷采纳 , 崔湜以数万人力沿今汤峪开通了南山新道 , 可惜后来一场夏日的山洪竟摧毁了这条新道 。


虽然作为一条官方驿道 , 南山新道的修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 但崔湜开通的这条路在后来的千年时间中依然作为南北商旅要道发挥着重要作用 。 毕竟 , 有了崔湜开路的基础 , 后世只需费一些力气疏通维护 , 这条路便可以发挥用途 。
而今 , 沿汤峪河公路走到头 , 过了汤四村后 , 前面就是过去的古道 。 听人说 , 经三台山、过月亮石后 , 就能翻越秦岭至商洛市柞水县的丰北河镇 。

而在汤峪深处一个叫“水井沟口”的地方 , 至今还有仍在使用的古栈桥 。
而有公路的地方 , 古道与栈道已经基本被取代 , 只剩下一些石栈孔 , 证明着这条古道曾经的“存在” 。 像这样的栈孔遗址 , 据调查 , 汤峪内20公里的范围内共有13处 , 还有8处明清时期的摩崖石刻 。
我从羌水岩附近的栈道遗址往山外走时 , 留心看河对面的岩石 , 果然 , 后来又看见两处栈孔遗迹 , 只是 , 规模要小得多 , 每一处数量只有几个 , 也没有任何的标牌指示等 。

看到这样栈孔 , 有点不真实的感觉 。 毕竟 , 我脚下正稳稳地踩着汤峪河路坚实的路面 , 尽管它不算太宽 , 但两辆小车会车不存在问题 。

而古人们 , 却没有这般开山凿路的现代技术与工具 , 面对狭窄的石谷与湍急的水流 , 他们别无他法 , 只能在石头上凿出一排排的孔 , 插上石条 , 铺上木板 , 为行路造一条“悬空廊道” 。

这样的路 , 想必走起来是浪漫的 , 却也是艰辛而危机四伏的……
对我来说 , 汤峪最吸引我的是古道、栈道遗迹等 , 但对于其他游客来说 , 可能这里的山水才是最诱人的 , 我到的几个小地方到处可见农家乐 , 看起来发展得相当成熟 , 餐饮上以土鸡和鳟鱼为招牌 。 一些农家乐现在就已经开始营业了 , 路上也有不少自驾车出入 。

查资料 , 汤峪内还可以爬山 , 峪内有紫云山、云台山两座比较知名的山 , 徒步爱好者还可以从汤峪分别向两边的岱峪、库峪穿越 。
这次出行就算是探路吧 , 下次来汤峪 , 就应该是自驾了 。 到时 , 汤峪应该会向我展示它更美、更神秘的一面 。
【婺源|西安也有石门栈道,石壁上栈孔清晰可见,趟过河就能亲手摸一摸】黄小黄走陕西:发现身边的风景 , 一起游历那些山河与岁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