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80后美女,靠卖蚊香9个月狂揽近10亿元,上市一天跌去13亿( 三 )



陈凯臣兄弟二人没想到经营高姿化妆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两年中先后撤换三任总经理依然也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市场表现 。
无奈之下 , 陈凯臣派陈丹霞过去收拾残局 。
初到高姿 , 陈丹霞面临着人心不齐的复杂局面 。 几百名员工 , 有的是高姿的老员工 , 有的是三任总经理留下的亲信 , 再加上立白集团新派来的员工 , 一共五派人马陷入内斗 , 甚至曾有一任总经理写信给高层 , 说不下放权力就集体辞职 。
产品销售方面 , 立白集团希望高姿能够完全独立 , 不依赖集团的渠道 。
毕竟卖洗衣粉的改行卖化妆品多少会让消费者感觉怪怪的 , 这意味着陈丹霞无法依靠立白集团的渠道拯救高姿 。

虽然千般困难 , 陈丹霞依然创造了奇迹 , 她很快就把高姿的员工团结起来 , 彻底颠覆了公司管理结构 , 积极拓宽销售渠道 。
在经营中 , 陈丹霞的营销能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
为了提高消费者对高姿品牌的认知 , 陈丹霞依靠产品过硬的品质和极强的营销技巧、大量的广告投入 , 让高姿起死回生 。
三年里高姿的销售专柜从100多个增加到500多个 , 产品销量年增速均达100% 。
商场上的亮眼表现 , 使得陈丹霞在立白集团的决策过程中作用愈发重要 。

陈丹霞自己不喜欢追热点 , 但是却带领着一个专业团队分析电视节目 , 准备选择适合给公司打广告的渠道 。
2013年 , 陈丹霞和集团高层商量后决定 , 花费1.5亿元巨资独家冠名湖南卫视第一季《我是歌手》 , 然后又花了2.35亿独家冠名了第二季 。
这次冠名给立白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 根据统计数据 , 仅仅是第一季节目的热播 , 就让立白洗衣液知名度提升13% , 美誉度提升11% , 产品销量提升66% 。
凭借着这些为家族企业立下的汗马功劳 , 陈丹霞一度被称为“最不坑爹的富二代” 。
03、让公司上市饱受争议陈凯臣兄弟俩培养的孩子 , 似乎都不喜欢完全沿着父辈的商业道路走下去 , 大都选择当“创二代” 。

陈凯臣的长子陈展生 , 早在2011年就辞去在立白集团的一切工作 , 独自出来创业 , 创办宝凯道融投资公司 。
之后搭建了一套供应链金融体系 , 为立白集团提供流动性支持 。
陈凯旋长子陈泽滨 , 一手打造了立白集团的电商部门 , 销售额几乎每年都能翻一番 , 后来他接任立白集团总裁 。
陈凯旋幼子陈泽行建立素立康生物科技 , 女儿陈丹丽开创母婴生产线和掌管地产业务 , 二人让立白集团进一步扩张了商业版图 。
相比于弟弟和妹妹 , 陈丹霞的想法更大胆 。

陈凯旋曾说:上市虽好 , 但不是一上就灵 。 在父辈的坚持下 , 立白集团一度是坚持不上市企业的代表 。
陈丹霞却一直想着上市 , 她要改变家族企业传统 , 做一名专业投资人 , 这个想法让一直高歌猛进的陈丹霞遭遇了一次不小的挫折 。
2016年 , 陈丹霞正式接手了立白集团的超威事业部 , 两年后超威事业部独立出来成为朝云集团 。
2017年 , 陈丹霞就在演讲中说 , 她掌管的澳希亚、高姿、超威(朝云)未来都要上市 。
到上市前 , 超威和朝云集团的经营成绩都不错 , 业务涵盖空气护理、个人清洁护理、宠物清洁护理、智能家居、家居清洁消毒、杀虫驱蚊 , 每年企业营收十数亿 。

尤其是2020年 , 由于疫情原因使得消杀用品销量大增 , 陈丹霞仅仅依靠销售蚊香就在9个月中赚了9.5个亿 。
除了蚊香 , 其他业务也增长迅猛 , 比如宠物清洁护理业务在2017年时只有3.5万元营收 , 2020年前9个月营收就达到近千万元 , 毛利率60% , 远超同行平均水平 。
在外人看来 , 日化行业应该前途无量;在陈丹霞看来 , 上市是进一步壮大企业的重要途径 。
事实似乎确实如此 , 2020年12月 , 身为国内洗衣液一哥的蓝月亮集团成功上市 , 首日盘中涨幅超过20% , 此后市值直逼千亿港元 , 使得投资蓝月亮十年的高瓴资本得到10倍的收益 。
有了蓝月亮的示范 , 朝云集团上市的表现应该也不会太差吧?

2021年3月10日 , 朝云集团终于在港交所上市 , 成为立白集团旗下唯一上市的子公司 。
但是 , 预想中的股票大涨并没有出现 , 而是呈现持续破发的趋势 , 一天中市值蒸发了16亿多港元(约合人民币13.5亿) 。
朝云集团过去一年在股市表现堪比灾难 , 股票最初的发行价为9.2港元 , 如今只有2元左右 。 很显然 , 资本市场并不认可朝云集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