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紫外线杀菌灯
地球之所以能够解决紫外线给所有生物体带来的困扰 , 首先靠的就是大气层中的臭氧层 。 臭氧则是吸收有害短波紫外线的有力武器 , 臭氧可以吸收掉几乎所有波长在295nm以下的短波紫外线(UVC) , 以及很大部分波长在280-320nm之间的中波紫外线(UVB) 。 只有对生命无害的320nm以上的长波紫外线(UVA) , 才能够穿透臭氧层抵达地面。 另一方面 , 为了应对紫外线给自身带来的危害 , 地球上的生物体也通过进化拥有了有效的防御机制 。 很多的地球生物体 , 可以自己治愈紫外线带来的轻微损伤 , 以便更好地存活下去 。 人类就是拥有对抗紫外线的有效防御机制的 , 地球生物体之一 。
臭氧层拦截紫外线示意图
人类的眼睛看不到紫外线 , 并不是因为进化的不如能看见紫外线是动物 , 这反而证明了人类是天选之子 。 动物能够看到紫外线 , 其实并不是它们的优势 , 因为在看到紫外线的同时 , 动物们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 因为紫外线会直接损害动物的眼角膜 , 这样只会加快眼睛功能衰退的速度 。 科学家们通过调查研究还发现 , 能看到紫外线的动物 , 大多是昆虫、鸟类、啮齿动物以及很多的哺乳动物等等 。 紫外线不仅加快了它们眼睛功能的衰退速度 , 也使得它们的寿命在不断缩短 。
蜜蜂的眼睛
当然 , 事事都有例外 。 虽然鹦鹉也可以看到紫外线 , 但是它们的寿命长达五十年 。 因此 , 有科学家专门研究了鹦鹉对抗紫外线的方法 。 但是 , 除了得知鹦鹉靠着一种独有的方式弥补着紫外线给自身带来的伤害外 , 并没有科学家发现具体的方法 。
鹦鹉的眼睛
人类的眼睛之所以看不见紫外线 , 是因为人类的眼睛里有一种晶状体 , 这种晶状体可以吸收掉紫外线 , 让紫外线不能够进入眼底 。 人类眼里的晶状体 , 就像是一个小型的臭氧层 , 它会吸收掉那些会给人类带来伤害的紫外线 。 所以说 , 人类的眼睛其实是人类抵抗紫外线的伤害的最有力武器 。 此外 , 人类眼睛里的晶状体 , 还拥有一系列氧化功能 , 含有多种镁类与非酶类抗氧化物质 , 这既能保证晶状体可以吸收掉紫外线 , 还可以保证其不会轻易的氧化受损 。
人类眼睛结构示意图
就拿让很多老年人头痛的白内障来说 , 这其实反而是一种长寿的标志 。 因为他们眼睛里的晶状体 , 经过长时间抵抗紫外线后 , 拥有的大量的抗氧化物质被消耗掉了 , 最终导致可溶性蛋白减少 。 当可溶性蛋白减少后 , 不溶性蛋白就会增加 , 最终晶状体开始变得不再透明 , 所以患白内障的老人 , 看东西时才会变得浑浊 。
人类患白内障后的眼睛
有实验证明 , 紫外线对人类眼睛的伤害 , 不单纯是引发白内障 , 还会导致热内眼球晶体变形等 。 相关科学家做过数据统计 , 当臭氧层里的臭氧减少1%时 , 全球人类的白内障的比例就会增加0.6%-0.8% 。 这意味着 , 全球因为白内障而导致失明的人类 , 将会增加一万到一万五千人 。 所以说 , 除了靠人体眼睛自身的晶状体来抵御紫外线带来的伤害时 , 我们还需要做好环境保护 , 守护好保护我们的臭氧层 。
科学家检测到的地球臭氧层变化图
在得知动物靠紫外线看东西时 , 很多人都好奇过 , 如果人类可以看到紫外线了 , 那么我们所看到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呢?其实 , 想要知道答案很简单 。 大家可以去查看一下法国著名画家奥斯卡·克劳德·莫奈在晚年时的著作《睡莲》 。 看过这一幅画后 , 就可以知道当人类能够看到紫外线后 , 看到的世界是什么颜色的 。
因为 , 晚年时奥斯卡·克劳德·莫奈患上了严重的白内障 , 为了重新清楚地看到世界 , 他不得不做了两次晶状体拆除手术 。 虽然手术很成功 , 但也带来了很大的副作用 。 手术后奥斯卡·克劳德·莫奈的眼睛已经无法吸收紫外线了 , 这意味着他可以看到紫外线了 。 在看到紫外线后 , 他绘制了著名的《睡莲》系列作品 。 人们发现 , 他在《睡莲》中使用的色调 , 和他以前绘画时使用的色调已经完全不同了 。
法国著名画家奥斯卡·克劳德·莫奈的晚年作品《睡莲》
总而言之 , 当地球上的生物体开始对抗紫外线带来的伤害时 。 人类率先进化出了可以用来吸收紫外线的晶状体 , 虽然这样一来人类就无法看到紫外线 , 但是却可以大大地延长人类眼睛的使用寿命 , 同时可以减少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 。 这既是人类和地球上其他生物的重要区别之一 , 也是人类能够一直站在食物链顶端的原因之一 。 因为人类的进化 , 往往是更快速更先进的 。
推荐阅读
- 斯蒂芬森是地球的1.3亿亿倍,如果地球这么大,人类会有啥麻烦?
- 科学家在卡西尼区发现“焊痕”,土卫八是废弃飞船?让人细思极恐
- 比较行星气候以研究气候系统
- 日本海底发现上万年海底宫殿,神奇的远古文明,它是怎么沉没的?
- 鲸鱼潜水深度是核潜艇的数倍!难道鲸鱼肉比钢材还硬?科学家深受启发
- 地下暗藏两个巨型结构,恐与生物大灭绝有关?科学家感到不安
- 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发现了2200万亿吨金属,它们从何而来?
- 令人惊叹的新科学仙女濑鱼是马尔代夫科学家描述的第一条鱼
- ?化学污染对人类日益增长的危险和潜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