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授因手术逝世,丈夫状告医院非法行医,索赔540万( 四 )


双方各执一词 , 谁都不服谁 , 最后都对一审结果提出了质疑 , 并决定继续上诉 。
而此时这一事件经由媒体报道 , 也是瞬间引发了巨大的舆论风暴 。 尤其是对其中涉及到的“非法行医”一词 , 更是引来了无数人的关注 。
每个人的一生都免不了要进医院 , 当医生的资格都无法保证时 , 那么谁还能来保障我们的安全呢?
连北大第一医院这么好的医院都存在这种情况 , 那以后普通人看病还能放心吗?
诸如此类的担忧让许多医生的行医资格都遭到了质疑 , 在许多病人看病时 , 都要求医生先出具自己的《医师资格证书》以及《执业医师证》 。

不仅如此 , 一些无良媒体为了博眼球 , 甚至采用了“草菅人命” , “蓄意制造医疗事故”等字眼 , 这也让北大第一医院迅速遭到了大量网友的指责 。
2009年11月5日 , 该案的二审进行了公开审理 , 这次庭审依然对之前双方未达成一致的问题进行审理 , 主要包括“非法行医”是否构成?
以及院方是否存在恶意修改病历等行为 , 此外还提出了另一个关键词“抗凝治疗” , 是否该使用这种治疗方法对熊卓为进行抢救 。
对于“抗凝治疗”这一说法 , 双方都各自引用了相关文献加以说明 , 在最终出具的庭审结果表示:对于脊柱外科手术是否使用抗凝治疗 , 国内外对此尚且没有定论 。
而对于恶意篡改病例的说法院方也是存在着相应的疏忽 , 应当担有一部分的责任 。 但对于”非法行医“的这个说法院方却始终不予承认 。
那么北大第一医院究竟是否存在”非法行医“的行为呢?当时参与抢救任务的三个研究生真的是”非法“的吗?
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 , 我们不妨先来看一看从一个医学生晋升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 需要付出多少时间和努力 。

修读临床专业的医学生基本上都是本硕连读 , 这就要花费8年的时间 , 如果读博的话就得再加上3年 , 更别提那些还要继续深造的医学生了 , 光是从学校毕业就要花费十多年的时间 。
而根据我国《执业医师法》的相关规定 , 从学校毕业的医学生还要经过一年的试用期才能参加《医师资格证书》的考试 , 之后再通过注册 , 确认各种信息才能获得《执业医师证》 。
而临床这个专业我们也知道 , 不通过自己亲自操刀去锻炼 , 又怎能在拿到相关证书的同时就上手术台呢?
临床医学本来就缺乏人才 , 难不成真的要让所有临床专业的学生都严格执行这样一个流程吗?
那这样以后谁还愿意去读医学院 , 谁还敢去选择临床这样的专业呢?仅仅因为那几个研究生参与了抢救和治疗 。
就给他们扣上”非法行医“的帽子 , 这种做法未免有些过于激进了 , 也会给这样的年轻人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 。
在终审判决中 , 法院亦未能对原告提出的”非法行医“做出明确的判断 , 显然国家对于是否构成”非法行医“的相关法律还需要完善 , 双方为此也是争论不断 , 事情依然没能有一个确切的定论 。

熊卓为教授的死是医学方面的重大损失 , 令人惋惜不已 , 而那几个参与抢救他的年轻医生也承受了一些不该有的压力 , 他们都是此次事件的受害者 。
站在我们普通人的角度 , 我们只希望以后此类事件能减少发生 , 医院方面应该负起责任来 。
【女教授因手术逝世,丈夫状告医院非法行医,索赔540万】让每一个患病的人都能有一个安心的治疗环境 , 让治疗过程变得透明 , 不要让一些无辜的人承受意外带来的伤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