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江南春色最撩人的城市,是这没错了!( 三 )








古建筑园林艺术学家陈从周 , 在《说园》里讲到沧浪亭时说:“园外景色 , 自漏窗中投入 , 最逗游人” 。 确实如此 , 通过花窗借景 , 步换景移的感受 , 还是非常美妙 。


狮子林
关键词:元代 假山繁复 楼台林立

狮子林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 是元代园林的代表 , 也是唯一一座禅意园林 。

我对狮子林最大的印象 , 是有趣 。 造园子有两大手法:叠山和理水 。 狮子林的叠山非常出彩 。 它有三层假山、9条路线、21个洞口 , 用太湖石堆出了一个假山王国 。




生性好玩的乾隆 , 也曾在假山迷宫中迷过路 。 如果把小孩子放进来 , 估计能玩上半天都走不动道 。


拙政园
关键词:明代 疏朗开阔 近乎自然

拙政园 , 是明代王献臣被贬还乡后造的园子 。 古人给园子取名字 , 喜欢借字抒情 。 拙政园的名称 , 来自西晋潘岳借《闲居赋》中的“此亦拙者之为政也” , 可以说是他官场失意的心情写照 。


虽说是失意 , 但园子倒是一点不落寞 。 拙政园可是苏州最大的园林 , 也是苏州园林的集大成者 。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 在这里你几乎能看到苏州园林的一切 。
1.面积大 。 占地有62亩 , 大约相当于7个足球场 。

2.水系丰富 。 水池占总面积五分之三 。

3.建筑类型丰富 。 厅堂轩榭、亭台楼阁等各种典型建筑 , 散落其中 。

关于拙政园 , 不得不提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徵明 。 他不仅是拙政园的设计师和建筑师 , 还为园中30处景色写诗作画 , 留下了《拙政园三十一景图》(这套册子被珍藏在苏州博物馆中 , 从不轻易展出) , 真是爱得深沉 。




他在这儿亲手种下的紫藤 , 400多年过去了 , 依然健壮着呢!
留园
关键词:清代 构思精巧 移步换景

四大名园中 , 留园的名气估计是最小的 。 留园的面积只有三十亩 , 大概是拙政园的一半 。 如果说若拙政园是大家闺秀 , 那么留园就是小家碧玉 。
留园的主人 , 一定是空间管理大师 。 小小的园子被他规划得相当精巧 , 逛起来一点不感到局促感 。

留园东部 , 还有一块教科书级别的太湖石:冠云峰 。 这块石头高5.7米(苏州现存最高的石头) , 充分体现了太湖石“瘦、漏、透、皱”的特点 , 是江南园林中最顶级的湖石了 。





可以说实现了很多造园人的梦想:将远逸的山水画意境搬进了小小庭院内 , 拥有“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 。



小众园子 , 各有千秋

四大名园是苏州园林的代表 , 自然是好的 。 不过 , 如果是旺季的假期去 , 势必要数人头 , 非常影响逛园子的体验 。 所以 , 苏州逛园的第二梯队 , 当然要给大家推荐世遗名录里相对小众、但同样很牛的园子 , 适合二刷苏州的朋友们 。
网师园
关键词:宋代 精巧雅致 曲径通幽

网师园 , 是苏州园林里小而美的典范 。 它占地仅半亩 , 是苏州园林中最小的一座 , 却也可能是与水最亲密的一座 。 园中亭台楼榭无不临水 , 全园处处有水可依 。

大都会博物馆里的明轩
它也是第一座走出海外的苏州园林 。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里的明轩就是苏州园林部门以网师园为蓝本设计的 。





网师园里还有夜游项目 , 包括评弹、昆剧、昆曲、昆舞、笛萧、古琴、书法、茶艺等节目表演 , 总时长45分钟左右 。


一次集齐这么多剧目 , 挺适合初次到苏州的朋友 。
环秀山庄
关键词:清代 精妙内敛 以小博大

环秀山庄 , 是一座以假山为主的古典园林 。 园内有清代叠山大师戈裕良堆叠的太湖石假山 , 它把洞穴、幽谷、石崖、绝壁等不同的景观 , 都展现得很好 , 被公认是中国园林现存最牛的假山 。
环秀山庄可以参观的地方很小 , 但好在去的人也不多 , 很容易捡漏到一段清净的独处时光 。
艺圃
关键词:明代 简练开朗 自然质朴

艺圃在外地人里面名气不行 , 却是本地人去最多的园子 。 它淹没在一片小巷里 , 毫不起眼 。 正式进入园子之前 , 要先经过一段曲折的窄廊 , 春天的蔷薇枝在墙上洒下来 , 可有曲径通幽的味道了 。

再穿行 , 开门就是一片开阔的水面 , 沿着廊道走 , 看见一排贴着水波的长窗 , 就是延光阁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