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系直径16万光年,光都要走16万年,科学家怎么测的?( 二 )


恒星就像细胞一样 , 是形成各种天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 它们虽然都能发光 , 但亮度各不相同 , 并且观察距离的远近也会影响亮度 。 对于一颗明亮的恒星 , 它究竟是离我们距离较近 , 还是亮度较高 , 对此必须要加以区分 。 于是天文学家为恒星的实际亮度定义了绝对星等 , 对视亮度定义了星等 , 绝对星等M、视星等m、距离D之间的关系为:M=m+5-5log D。 如果我们能够知道遥远恒星的绝对星等 , 再加上观测得到的视星等 , 就能得出恒星与我们的距离 。 科学家发现 , 有些恒星(比如造父变星、Ia型超新星)可以根据一些原理推测出它的绝对星等 , 把它们当做标准烛光 , 用来丈量天体的距离 。


3 , 最后一类是基于哈勃定律 , 代表方法:哈勃红移法 。 根据哈勃定律 , 由于宇宙在加速膨胀 , 遥远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 , 并且距离我们越远 , 远离我们的速度就越快 , 我们观测到的光谱红移量也就越大 。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测量遥远星系的距离 , 毕竟在这么远的距离上 , 单颗恒星的光根本看不到 。


对于这三类方法 , 在测量银河系直径的路上 , 科学家能够用到的就是第二类 , 这种方法的测距范围比较广 。 通过这类方法的综合运用 , 科学家测得了银河系的直径 。 由于银河系的边缘究竟以哪里为界 , 科学界也没有公论 , 所以银河系的直径有多个数值 , 现在还没有盖棺定论 。
地球夜空中99.9%的星星都是银河系内的恒星 , 而宇宙中大多数能够被我们观察到的天体都是恒星 , 就连星系也是由恒星构成的 。 不管啥天体 , 实际上只要能够被我们观察到 , 基本上就能够测出大致的距离 。 当我们得知距离后 , 还能够据此估算星系的尺度 。 至于测量精度 , 当然是距离我们越近的测量精度越高 。
好了就讲到这儿 , 关注我 , 咱们下次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