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不利用地磁场进行大规模发电呢?
这里关键有个发电成本的问题 。 刚才提到了 , 决定着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决定因素有3个 , 其中导线长度这个在地球上很好解决 , 长点就可以了 , 因此导线的运动速度和地球磁感应的强度就成为了能否大规模应用的关键 。
首先来看一下最为“致命”的因素 , 那就是地球磁感应的强度是非常弱的 。 在地球附近区域的磁感应强度仅为500毫高斯左右 , 也就是5*10^(-5)特斯拉 , 一个小型的磁铁的磁感应强度 , 都是地球这个值的几千倍 。 地球这么低的磁感应强度 , 即使将导线弄得很长 , 也意义不大 , 转化后的电动势数值太低 。
另外 , 从切割磁力线的速度来看 , 要想获得较大的感应电动势 , 势必要提升导线的运动速度 , 而这个很高速度的获得需要投入大量的能量输入 , 这与所转化出来的电动势相比 , 实在是入不敷出 , 两者的投入产出比太低了 。
总结一下
虽然从感应电流的产生原理来看 , 利用地球的磁场进行发电没有一点问题 , 但是受制于地球的磁感应强度实在是太低 ,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 , 即使在太空中所获取的感应电流也是微乎其微 , 与我们所投入的资金和能量输入相比差距过于悬殊 , 得不偿失 。 不过 ,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 , 我们在突破地面与太空之间快速有效的物质传输(太空电梯)瓶颈 , 能够利用地球自转速度获取稳定高速的导体切割线速度之后 , 在将来利用地球磁场进行大规模的发电和应用将指日可待 。
推荐阅读
- 地球上的森林增加1倍后会发生什么?科学家:后果将难以承受
- 地球异常了?南北两极同时出现极端高温,比往年同期高40℃
- 宇宙只是电荷的一部分翻转——存在一个时间倒流的镜像宇宙
- 超过5000颗系外行星被发现!科学家:外星人或已观测地球5000年
- 胡适是科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始终力倡科学的人生观,主张追求真理
- 神舟十三号即将返回,他们多辛苦,6个月的生活垃圾会带回地球?
- 太空离奇事件:杨利伟听到神秘敲门声,加加林听到神秘旋律!
- 科学家发现“南极墙”,离地球很近却一直被遮挡,是何方神物?
- 俄罗斯的太空大国地位也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