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石头 , 正好在隔断边 。 登上石头看向鉴真大道 。 千年前的高僧 , 在风雨中安稳如山地端坐 。 微闭的双眼 , 不受花开花落的影响 。 肩头几片花瓣 , 是花的眷恋还是雨的馈赠?只要心中“放下” , 世间再无负担 。 吃肉不吃肉 , 沾花不沾花 , 算什么?
鉴真大师与樱花从那个角度看过去 , 本来在鉴真大师两边的樱花 , 仿佛紧靠在他身后 。 或者说 , 他背负了鉴真大道上樱花的层层叠叠 。 鉴真大道因他而起 , 樱花因他而开 。 他是樱花的使者与见证吗?无所谓 。
“小园新种红樱树 , 闲绕花枝便当游 。 ”白居易的这两句诗 , 让我想起《红楼梦》的海棠诗社 。 白老师的园中 , 只有一棵樱花树 , 便让诗人诗兴大发 , 写下千古流传的名句 。 那便是少而精的妙处吧 。 倘若在“居大不易”的地方 , 有像今天我看到的琳琅满目的花 , 大概“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句子 , 不会写于钱塘 , 而是樱花林中 。
在春分的今天 , 应该不会再有寒冷了 。 可是今天的冷 , 缓了好久才过来 。 人尚且如此 。 花情何以堪?倒不如“也无风雨也无晴” , 便是“也无花开也无谢”了 。
这样的寒冷 , 古人也经历过 。 苏轼在《癸丑春分后雪》中这样写:“雪入春分省见稀 , 半开桃李不胜威 。 应惭落地梅花识 , 却作漫天柳絮飞 。 不分东君专节物 , 故将新巧发阴机 。 从今造物尤难料 , 更暖须留御腊衣 。 ”
也无风雨也无晴回到家 , 穿上羽绒服作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