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女子为躲债假装自杀,父母许诺:放心去吧,葬礼一定风光( 二 )


二、巨额债务
邓娇以给公司介绍业务为由 , 经常到公司或者到公司承建的工程地点拍照发朋友圈 , 营造出一种工程真实存在的假象 。 她还谎称自己私下经营信用卡代还、套现业务 , 需要大量资金周转 。

邓娇用这种短期内支付巨额利息的方式 , 让他们尝到甜头 。 通过“放长线”确实钓到很多大鱼 , 甚至男朋友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找到的 。
那是2016年年底 , 邓娇和于浩(化名)通过朋友介绍认识 , 邓娇对于聪明能干、年轻有为的于浩非常感兴趣 , 两人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
此时的邓娇对于诈骗钱财早已轻车熟路 , 认识没多久邓娇就开始向于浩推荐自己的项目 , 并承诺很高的利息 。
而于浩也是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的人 , 虽然跟邓娇是要好的朋友 , 但也有一定的防备之心 , 把钱给邓娇时通常都让她打个借条 , 而邓娇为了拿到钱 , 对于出具借条的要求也欣然答应 。
正所谓“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 刚开始两人合作得非常愉快 , 于浩总能按时拿到自己的本金和利息 , 慢慢的资金越借越多 , 直到借款总额达到34万元时 , 邓娇便找各种理由不再还钱 。
伴随着两人频繁的资金来往 , 他们的感情也随之升温 。 邓娇本身也颇有姿色 , 再加上能说会道 , 于浩慢慢也就迷失在邓娇的石榴裙下 , 两人就稀里糊涂地确立了恋爱关系 。
处成男女朋友 , 对他们两人来说属于“双赢”的局面 , 邓娇借的34万元可以暂时不用偿还了 , 而于浩也算是花钱找到了女友 。

虽然邓娇的感情顺风顺水 , 但截止2017年5月 , 她已经先后骗取十余人300余万元 。
这些钱主要是用于偿还邓娇的个人的债务和赌债 , 剩余的钱也被她挥霍一空 。 两人亲密的情侣关系 , 让于浩慢慢了解到邓娇并没有承揽什么工程 , 手里也没有项目 , 纯粹是到处骗钱 , “拆东墙补西墙”罢了 。
考虑到两人的关系 , 以及自己已经砸进去的34万元 , 于浩对于邓娇的行为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默许了她继续诈骗 。
但三百多万的债务每月光利息就几十万 , 邓娇已经找不到新的资金来源 , 巨额债务早已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 她也曾跟于浩抱怨道:


“活着真没意思 , 干脆一死了之吧!”
后来 , 她偶然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 , 大概意思是有人通过假死来躲避债务 , 这仿佛开启了邓娇的“潘多拉魔盒” , 一个大胆的想法迅速涌上心头 。
三、“跳河自杀”
说干就干 , 2017年5月16日 , 邓娇把通过假死的方式躲债的想法告诉了于浩 , 希望他能够配合自己一起演这出戏 。 于浩出于爱 , 也可能是其他原因 , 答应了邓娇荒唐的想法 。
为了使得戏码更逼真 , 她又打电话联系了老家的父母 , 请求他们能够帮助自己 , 但父母思想传统 , 当即拒绝了邓娇的要求 。

“爸 , 我现在已经是穷途末路了 , 债主每天都在逼我 , 如果你们不配合我演这出戏 , 那我明天就真的去自杀!”邓娇在电话里大声说道 。
“孩子 , 你先别冲动 , 我跟你妈再商量商量”一听闺女真要去自杀 , 老爷子顿时就慌了神 。 老两口一合计 , “绝不能让女儿真的去死” 。
于是三口人在微信里商量 , 这场戏怎么演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 最终敲定邓娇采用“跳河”的方式自杀 。

“你放心地去吧 , 葬礼我们一定给你办的风风光光的!”老父亲救女心切 , 向女儿保证道 。
从17号一大早开始 , 邓娇就在微信等社交媒体上 , 营造出悲观厌世的氛围 , 很多朋友包括借给她钱的人 , 都劝她一定要想开一点 , 千万别做傻事 。
18号是三人商定的邓娇“自杀”的日子 , 因此邓娇也很应景地在朋友圈发布消息:
“再见了朋友们、亲人们 , 我要去我该去的地方了 , 千万别来找我 , 天堂的大门已经为我打开 。 ”
当天晚上 , 邓娇的父母按计划赶到女儿指定的地点 , 下河寻找女儿的遗体 , 也就在水里象征性地摸了摸就停止了寻找 。
凌晨时分 , 老两口到镇上联系了一家棺材铺 , 因为事先邓娇给了母亲五万块钱办“葬礼” , 于是给女儿买了一口上等的棺材 , 里面放上大石头、衣服等 , 假装女儿的遗体就在里面 。
第二天一大早 , 他们便雇辆车将装有女儿“遗体”的棺材拉回了冷水滩的老家 , 逢人便悲伤地说女儿跳河自杀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