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她们,我明白了什么叫美到净化心灵!( 二 )



每一个故事 , 都是诗与远方 , 虔诚与宁静 , 每一帧都是4K超清壁纸的享受!
怕你们按捺不住 , 先美图预警一波!


泥土与烟火交织的人间仙境
说起香巴拉 , 在藏语里 , 它的意思是极乐世界 , 人间仙境 。

而片中所说的香巴拉 , 是指四川藏区 。
的确 , 这里的高山、深谷、草原、密林...无不在诉说着香巴拉的纯净与唯美 。

在这里 , 人与自然创造的可能性超越想象 。
海拔4040米的玉龙拉措 , 湖边简陋的小屋与世隔绝 , 年迈的多嘉爷爷在这里闭关修行多年 。

每年冬天结冰的湖面成了小屋与外界连接的唯一路径 , 而这仿佛是他与自然的约定 。

“修行好了 , 做的梦都是好的 。 坐着也能感受到大自然和各种动物的美妙声音 , 感受天上的彩虹和雨滴 , 用内心去感触这一切美好的东西 。 ”
守一面湖 , 静一世虚妄 。
人与自然的超然自逸 , 让香巴拉深处更加古朴神秘 。


当然 , 因着许多古老的村子在此落地生根 , 香巴拉也是一个充满烟火气息 , 有悲欢喜乐的地方 。

在海拔3000米的崇尔乡 , 人和动物共同享受着自然的馈赠 , 和谐之余 , 也会有摩擦 。

每年春苗刚起的时候 , 山里野生的梅花鹿就会跑到田里偷吃麦苗 。

在当地人千百年的信仰中 , 梅花鹿是山神的神兽 , 猎杀它们会给家庭带来灾难 。

于是村民围起栅栏 , 阻止梅花鹿“捣乱” 。
谁知 , 高一米八的栅栏根本不是这些“捣蛋鬼”的对手 , 无奈之下 , 他们只能一次又一次加高栅栏 , 直到3米 。

到了秋收季节 , 金灿灿的麦子吸引着山林里成群成群“干饭”鹿 。

即便有栅栏 , 为防止一年的辛劳毁于一旦 , 村民们还是会三五人一组 , 在夜间巡视麦田 。
当他们看到蠢蠢欲动的“麦田浪子” , 会驱赶 , 但又不能追得太狠 。 因为 , 村民怕这群“浪子”吓破胆 , 逃跑之际挂在栅栏上死掉 。

村民:“实在太难对付了 , 整夜整夜不能睡觉 。 ”
梅花鹿:“烦不烦 , 还让不让好好地吃个宵夜了?!”
这些防范手段也许稍显笨拙 , 却是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法则 。

老一代的人还在延续着古老的信念 , 新一代的人有了不同的人生轨迹 。

泽仁拉姆出生于裁缝世家 , 村里人做传统藏装都会找到她家 , 到她这里已经延续了三代 。

一次偶然的机会 , 泽仁莱姆遇到了来自城市的设计师五之 。
泽仁拉姆美丽干净的气质吸引了五之 , 而五之也让泽仁拉姆感受到从未见过的新鲜 。
于是 , 她借着去北京参加展览的机会 , 看看城市的繁华 。

只是 , 陌生的城市 , 还是不适合深林里的白马少女 , 一路上泽仁拉姆的眼神中充满了焦虑 。

有什么关系 , 因为走出去的他们 , 最终还是会回来 , 找回心底的平静 。
“毕竟这里是自己的家乡 。 ”
也因为这里是家乡 , 总会有人默默地传承、坚守这片土地的一点一滴 。


源自骨血的传承
藏戏 ,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 在香巴拉已经传唱了千年 。

当奥特曼、漫威成为英雄的象征时 , 这里的孩子却深深迷恋着史诗大英雄格萨尔王 。

在甘孜的莫斯卡村 , 3岁的腊巴彭措起床第一件事儿就是画格萨尔王 , 日常玩耍时 , 也沉迷于一个人表演格萨尔王藏戏 。

一代又一代像腊巴彭措这样的孩子 , 从小热爱着 , 即便没有人强求 , 也没有人专门教授 , 很久很久之前就存在的藏戏文化 , 至今也不曾断层 。

没有功利的热爱 , 将传承镌刻进他们的骨血 , 即便时间流逝 , 时代变幻 , 他们却从未改变 。
在阿坝的草登乡 , 32岁的巴尔机从十几岁就开始跟着78岁的洛桑丹增学习制作藏香 。

作为藏医的一个分支 , 藏香的制作也有上千年历史 。
别看小小的一支藏香 , 它可是有多大五六十种药材研磨混合而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