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一小时丨携手为地球绿色未来而努力( 二 )


曹开虎指出 , 摆脱危机难在脱离“老路” , 过去的老路已经造成经济系统对化石能源强大路径依赖和“碳锁定效应” , 破解气候、生态等危机就要实现碳排放和经济增长脱钩 , 必须要有新的思路 。
各方治理应协同 切忌“头痛医头”
生物多样性丧失具有多方面原因 , 根据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全球评估报告》 , 总体可归纳为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栖息地破坏、生物资源过度消耗、生物入侵五大因素 。 曹开虎指出 , “这五大因素既独立作用、又产生叠加效应 。 ”
“气候、能源、生物多样性等领域的保护与修复要强调协同效应 。 比如 , 不能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出台一套技术资金支持体系 , 生物多样性方面出台一套技术资金支持体系 , 能源行业再出台一套体系 。 所有方面应该发挥协同效应 。 ”张海认为 , 人与生物圈生存空间的生态系统是互相联系的 , 因此在谈及治理时 , 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 而要把人类所面临的共同危机和挑战放在一起来解决 , 各个方面协同增效 。
曹开虎指出 ,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提出的全球能源互联网理念 , 就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生态文明与地球生命共同体建设的有力举措和系统性方案 。 “按照该组织的定义 , 全球能源互联网就是清洁主导、电为中心、互联互通的现代新型能源体系 , 实质是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清洁能源 。 “全球能源互联网通过能源生产清洁主导、能源消费电能主导 , 实现能源发展与碳脱钩、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 , 是路径优、速度快、经济性好的全球碳中和方案 。 ”
曹开虎认为 , 全球能源互联网能够引领清洁低碳发展 , 实现《巴黎协定》温控目标 , 从而化解最致命的气候环境危机;消除人为污染源头 , 守护天蓝、地绿、水清的地球家园;改善人类生存状况 , 大幅降低灾害和疾病对人类威胁;有力扭转生物多样性下降趋势 , 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发挥全局性作用 , 助力实现自然万物和谐共生;构建零碳循环经济体系 , 实现社会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实现能源普惠普及 , 促进社会公平、和谐繁荣 。
End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国能源报(ID:cnenergy)
编辑丨李慧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能源报 , 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