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基础上 , 人类很难观测到宇宙的边界 , 因为就算是存在边界 , 它也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 我们将永远追寻 , 却永远无法接近 。
宇宙“有边无界”爱因斯坦对于宇宙的边界有着自己的看法 , 他认为宇宙属于是“有边无界” , 我们生活着的宇宙其实是多维宇宙 , 可能在我们这些三维生物看来 , 宇宙可能存在边界 , 但是在多维生物的眼里 , 宇宙的范围还远着呢 。
多维宇宙构想这就好比是莫比乌斯带 , 它是由一根纸条的一侧旋转180度以后 , 两边相连接而做成的纸带 , 但它神奇的地方在于莫比乌斯带只存在一个面 , 它没有所谓的正面和反面 , 如果在上面放上一只蚂蚁 , 那么这只蚂蚁可以不用翻过纸带 , 就能够走到莫比乌斯带的任何一个地方 。
只有一个面的莫比乌斯带换种更方便理解的方式 , 我们可以用在纸上画画来举例 , 通常情况下一张纸在不翻面的情况下 , 我们只能够单单在一面上涂抹 , 另一面是无法被我们“乱写乱画”的 。
然而若这是一个莫比乌斯带 , 那我们不需要翻面 , 直接用笔在上面画一个永远不松开的线条 , 那么它所有地方都能被我们画上 。
在此基础上 , 我们再延伸到克莱因瓶 , 这是一个如同两个莫比乌斯带顺着唯一的一个边所形成的四维物品 , 就如莫比乌斯带一样 , 它也是只由一个曲面而构成的 , 然而从三维世界的我们来看 , 却发现克莱因瓶必然存在相交的部分 。
但克莱因瓶实际上并不存在相交点 , 更准确的说法是 , 它在四维空间里不存在相交 。
克莱因瓶CG图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 , 克莱因瓶本身没有改变 , 但是它在三维世界和四维世界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模样 , 而人类永远无法将克莱因瓶在现实世界里还原 , 甚至就连再怎么聪明的天才科学家都无法想象出完整的克莱因瓶是什么样子 。
同理可言 , 我们眼中的宇宙真的是最完整的宇宙吗 , 答案我们不得而知 , 但或许 , 四维世界的人们眼中宇宙就如同克莱因瓶一般 , 属于只有一个无穷循环的时空 , 它会无限膨胀 , 但永远不会达到界限 。
这可能也是为什么爱因斯坦会说出宇宙“有边无界”的原因了 。
将宇宙放大再放大虽然我们对宇宙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 但其实人类的科技水平还算不得什么 , 大量的高级天文设备其实在近代才被发明出来的 , 距离如今可能也就一百年左右的时间 。
可以看出 , 我们的近代天文技术实际上是较为薄弱的 , 也因此人类对于宇宙的认知只能说是皮毛罢了 。
伽利略:观测天文学之父宇宙无穷无尽 , 但在人类现在的科技水平上 , 我们所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被限制在了直径930亿光年的“圈”里 , 还无法突破出去 , 发现更加遥远的宇宙世界 。
而如果将这个可观测宇宙空间放大再放大 , 我们将能够看见什么呢?
根据天文设备拍摄到的10亿光年外的遥远星际画面 , 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一片黑茫茫的宇宙背景 , 上面有着如同海滩边细碎的沙粒般大小的星系 。
但是在这样的大尺度下 , 宇宙其实看起来并不算“拥挤” , 甚至可以说得上有些空 。
我们选择中间那一块“沙粒”分布较为密集的星系群拉进 , 放大1亿光年以后 , 我们能看见宇宙其实还是较为空洞 , 但中间的“沙粒”要更加明亮 , 更加稀疏 。
再放大1千万光年以后 , 这些原本紧挨着一起的“沙粒”已经相隔较远 , 或者说这已经不能被叫做是“沙粒” , 而应该是“芝麻” , 它比之前还要更清晰 , 看起来像是一个白色的光点 , 但它其实是一个星系 。
当我们再放大1亿光年以后 , 我们就能看见一个比花生稍微大一些的星系盘 , 无数的恒星在上面运行 , 共同形成了一个璀璨漂亮的星系 。
随后再放大10万光年、1万光年、1千光年以后 , 我们发现发现星盘内的恒星密密麻麻布满了整个画面 , 就如同是早年电视机出现问题以后 , 屏幕上面的黑白雪花一般 , 甚至都看不清哪一个是我们所在的地球 。
在此基础上 , 我们继续放大100光年 , 就能发现这些恒星光点已经不再那样密集 , 但仍然看不见太阳系 。
而后再放大1万亿公里 , 这时太阳系已经逐渐清晰 , 成为了一个芝麻大小的光点 , 与背景下其他的“沙粒”格格不入 。
随着后续的放大 , 我们也能够更加清晰地发现地球的位置 , 甚至能进入到地球轨道 , 看见地球大气层内的建筑群 。
推荐阅读
- “循环宇宙”克莱因瓶
- 4维空间存在?德国数学家已证明,进入4维空间后人会变成什么?
- 我们能造出莫比乌斯环,为什么穷尽科技,也造不出克莱因瓶?
- 克莱因瓶是个啥?为什么说三维空间里无法造出真正的克莱因瓶?
- 三维空间 为什么在三维空间无法造出克莱因瓶,也无法造出低于三维的物质?
- 克莱因瓶 号称能装下整个地球上水源的“克莱因瓶”到底有多神秘?本文揭秘
- 三维空间 中国空间站过境四川上空,它明明不发光,为什么还会那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