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园|世界植物园趣闻:有钱能使鬼推磨,也能让鲜花开满沙漠( 二 )


来到沙漠植物园 , 人们通常被眼前千姿百态的仙人掌震惊到说不出话 。 /图·pexels
沙漠植物园生长着4000多种超过21000棵沙漠植物 , 其中三分之一为本地所有 , 139种为罕见的、受威胁的或濒临灭绝的植物 。 除了可以观赏到奇异的沙漠植物外 , 还可以看到以沙漠植物为食物来源的沙漠动物 , 包括蜂鸟、蝴蝶、走鹃和一些啮齿动物 。
来自美国的艺术家Klip Collective同他的团队为沙漠植物园设计了夜间展览 , 将投影和音乐融入到沙漠植物园景观中 , 打破了人与植物的界限 , 让“全身带刺儿”的仙人掌一到夜晚便鲜活灵动起来 , 在光、电、声多重装置设计叠加下 , 充分刺激人的感官 。 在夜间游览沙漠植物园 , 绝对能收获一段奇妙的沉浸式沙漠之旅 。
加拿大—蒙特利尔植物园惟妙惟肖的巨型植物雕塑 , 精巧得仿佛剪刀手爱德华刚刚来过
毫无疑问 , 蒙特利尔植物园是植物园当中尤为特别的一个 。 2013年 , 当2.2万件超级巨型植物雕塑在蒙特利尔植物园展出后 , 这家植物园火速出圈 , 成了不少人的出游首选 。
蒙特利尔植物园将园艺和艺术充分结合 , 创造的作品令人惊叹 , 惟妙惟肖的巨型植物雕塑 , 精巧得仿佛剪刀手爱德华刚刚来过 。 各种憨态可掬的动物雕塑 , 让人一时间分不清究竟是在逛动物园还是在逛植物园 , 漫步在天马行空的巨型雕塑之中 , 仿佛置身于童话梦境 。
蒙特利尔植物园中的植物雕塑 。
蒙特利尔植物园温室区旁的梦湖园 , 是一座明代园林风格的中国式园林 , 由上海和蒙特利尔合作兴建 。 “梦湖”谐音“蒙沪” , 象征两座城市的友谊 。 建筑师乐卫忠把江南地区极具明代风格的建筑艺术移到加拿大 。 每年中秋 , 梦湖园都会举办灯会 , 吸引众多海外华人和各国游人 。
除温室和园林外 , 蒙特利尔植物园还有一座独特的昆虫馆 , 外形设计就像一只昆虫 。 馆内收藏有昆虫和节肢动物标本、活体共计1.6万余件 , 除了展出标本 , 蒙特利尔植物园还曾推出过重口味的昆虫餐 , 有昆虫玉米饼、昆虫巧克力餐、蟋蟀寿司这三种选择 , 胆大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 。
挪威—特罗姆瑟北极高山植物园在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 有一群生命力顽强的魔法植物
挪威特罗姆瑟被誉为“极光之城” , 是去往北极的必经之路 。 无论来自哪里的游客或科考队 , 想要前往北极点 , 这里都是必须停泊的驿站 , 首个到达南极点的探险家罗尔德·阿蒙森的雕像 , 仍高高耸立在特罗姆瑟的码头上 。 在特罗姆瑟 , 许多目的地都带有“最北”的字样 , 这里拥有最北的大学城、极地博物馆、极地水族馆、啤酒厂 , 以及最靠北的植物园 。
位于特罗姆瑟的北极高山植物园是世界上最靠北的植物园 , 有着丰富的植物物种 。 那些来自北极和世界各地的雪山物种 , 大都对温度敏感 , 同时生命力异常顽强 。 植物园就在特罗姆瑟大学 , 没有围栏和大门 , 游客可以免费参观 。 植物园内有来自喜马拉雅山的蓝罂粟、来自落基山的回欢草等 。
冬天 , 会使形形色色的事物现出本来面目 。 /图·pexels
村上春树在《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写道:“冬天 , 会使形形色色的事物现出本来面目 。 ”特罗姆瑟植物园就好似在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之中 。 电影《冰雪奇缘2》里有多处对北欧神话致敬的桥段 , 主创团队曾到挪威请教文化和历史研究专家 , 他们特地参观了特罗姆瑟植物园 , 花费大量时间研究了当地植物 , 电影里遍布魔法森林的神奇植物 , 都能从特罗姆瑟植物园找到对应 。
南非开普敦—克尔斯滕博斯国家植物园“南非人民献给地球的礼物”
这里最早是英裔南非商人罗德斯的私人财产 , 1902年罗德斯去世后 , 遵照他的遗嘱 , 植物园捐给国家成为南非国家公园 。 南非第一任总统曼德拉曾评价克尔斯滕博斯国家植物园是“南非人民献给地球的礼物” 。
克尔斯滕博斯国家植物园位于南非开普敦市桌山的东坡 , 建园于1913年 。 作为世界六大植物区系之一的开普植物区 , 面积虽然不大 , 只占地表的0.04% , 却有8500多种植物分布 , 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特有种 。 收集并栽培了4000 种开普半岛当地植物的克尔斯滕博斯国家植物园 , 是无数植物爱好者心驰神往的地方 。
植物园内花卉季节性明显 , 春夏秋冬各有特色 , 百花争奇斗艳 。 /图·pexels
植物园内花卉季节性明显 , 春夏秋冬各有特色 , 百花争奇斗艳 。 开普敦属地中海气候 , 冬湿夏干 , 因此在此生长的多半是冬雨性植物 , 包括石南科花木、杜鹃花科、宫人草、龙舌兰等 。 自从在桌山山坡筑了一座储水库后 , 夏季干旱的问题得到解决 , 使得帝王花、红兰、海棠花、雏菊等亦可以应时盛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