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的寿命有多久?到底有没有自然老死的鱼?有何依据?( 二 )


一、鱼的生活环境在水下 , 究竟是感染病菌还是寿限已至很难区分 。 跟陆地动物不同 , 鱼生活在水中有一定的隐蔽性 , 除非出现大面积的鱼群生病或死亡 , 否则很难被人发现 。
水中环境的隐蔽性 , 一方面为鱼的生存提高了安全性 , 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问题的疏忽和延迟解决 。 比如当我们发现鱼死亡后 , 可能已经过了好几天或好几个星期了 , 这时仅凭肉眼已经很难区分出到底是因为感染病菌还是寿限已至 。

二、死去的鱼会很快被其它水中生物吃掉 , 我们也很难发现其踪迹 。 跟陆地上的其它动物一样 , 生活在水中的鱼也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 它在吃其它生物的同时自身也是其它生物的食物来源 。
死掉的鱼 , 很快也会成为水中其它生物的美餐 , 尸体被分食的速度可能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
所以我们几乎很少发现鱼的尸体 , 多是一些被啃噬干净的鱼骨 。 这样我们就更加难以弄清楚这些鱼究竟是因为感染病菌导致的死亡 , 还是因为寿命已至离开了这个世界 。

三、部分鱼类的寿命很长 , 人类很难一直不间断观察直至其死亡 。 前面介绍过鱼寿命的长短不光受到生长环境的影响 , 跟它们自身的体型大小也存在很大的关系 。 一般来讲 , 体型大的鱼类要比体型小的鱼类寿命长 , 比如鲸鱼就比海洋中其它小型鱼类的寿命长很多 。
据统计 , 部分大型鱼类的寿命可以达到70-80岁甚至更长 。 如果要对这些鱼类进行观察和研究 , 耗费的时间太长 , 甚至熬不到这些鱼“寿终正寝”的时候人就先行离开了 。

四、动物在濒临死亡时都会本能地将自己隐藏起来 , 加大了我们发现鱼的尸体的难度 。 以常见的狗狗来举例 , 狗在知道自己寿命将至时 , 会离开熟悉的环境 , 找到一处僻静不易被发现的角落 , 然后安静离去 。 这是动物的一种本能 , 是在临近死亡之前不想被敌人发现 , 本能地躲避危险 。
不排除鱼也有这种本能 , 当行动变得迟缓、反应越来越迟钝时 , 它们也会在水里找一处安静隐蔽的角落然后静静离去 , 这样就更加不容易被人类发现了 。

五、部分寿命超长的鱼肯定能活到“寿终正寝” , 只是人类目前的探索范围有限 , 暂时还未被发现 。 人类了解的大自然只是极其渺小的一部分 , 还有很多未知的奥秘等待人类去探索和发现 , 而这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
比如在海洋的深处 , 肯定还存在着人类从未见过的奇妙生物 。 鱼类在自己的世界里 , 如果不受到过多的打扰和伤害 , 完全有可能一直生活到“寿终正寝” , 但那里肯定远离了人类活动 , 甚至还从未有过人类活动的痕迹 。

总结: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生长繁衍的规律 , 都有可能活到“寿终正寝”的那一天 。 但因为“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 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 , 大多数生物都无法安然活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 也正是因为竞争的存在 , 才让整个生态系统始终处于一种平衡且和谐的状态 , 这是大自然的智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