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担心的事还是来了,隔壁“比邻星”发来的无线电信号,要不要回( 二 )



人类在太空中的活动
距离太阳最近的星球就是比邻星 , 为了抵达如此遥远的星球 , “旅行者1号”需要花费的时间不止几十年 。 即便经过了太阳系大质量行星的引力帮助下 , 它的速度也能够达到每小时行驶59000千米 。 假如它按照直线距离来飞行 , 也需要大约7万5千年左右才可以到达比邻星 。 这个时间约等于人类在地球上演化出现的历史进程的两倍还多 。 而这还是离地球最近的星球 , 目前人类还没有发现比邻星还有其他的恒星出现 。

旅行者一号
比邻星的距离也有它的优势 , 让它成为了一个有意义的目标 , 让人类充满了想要探索它的欲望 , 但是目前人类因为科技发展水平达不到又产生了很多的犹豫 。 从理论上来说 , 人类知道了只要制造一个可以保持长时间飞行的探测器就可以到达比邻星 , 如果真的有这种可能性 , 为什么不能制造一个呢?那人类在这场航行当中会存活下来吗?也许会 。

光速
通过现在人类已经达到的科学技术水平完成载人宇宙航行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 航天飞机的开始就是通过引擎使用混合的液氧液氢 , 也就是具有每千克一亿焦耳的能量 , 这种能量相当于一台冰箱工作一年的消耗程度 。 通过航天飞机飞到半人马座上需要花费100年的时间 , 所需要用的燃料箱质量是可观测宇宙总质量的55倍之多 , 这也为人类提供了更高更有效的引擎 。

航天飞机
核能 , 尤其是铀和钚的裂变 , 能够提供更多更大的能量 。 由于这些成分暴露在极高的温度下 , 因此需要更顶端的材料和更精确的冷却系统 。 对于航天飞机来说 , 核裂变的能源能够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 不过 , 由于核聚变的过程十分剧烈 , 由此产生的飞行速度也会很快 , 这都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 当然 , 还有可能会出现辐射的问题 , 这也是需要预防的 。
【最担心的事还是来了,隔壁“比邻星”发来的无线电信号,要不要回】
核聚变
这些问题终究也是会被解决的 , 让聚变推进成为可能 。
结语
人类总有一天会到达比邻星的 , 现在只是技术上不成熟 , 当技术成熟时 , 我们会再考虑到达的时间成本等一系列问题 。 这次收到的比邻星发来的信号 , 就算人类进行友好回复后就能确保比邻星还会再次发来信号吗?没有人能确定是否会对来自太空的信号予以回复的事情 , 但人类在未来一定可以到达比邻星 , 亲自问候外来生物并且进行探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