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区|在龙泉山,过诗意烟火的日子( 二 )


羊蝎子这名字 , 乍一听 , 挺吓人的 , 其实就是带有里脊肉和脊髓的完整羊脊椎骨 , 因为横截面形状很像蝎子 , 张牙舞爪 , 才得名“羊蝎子” 。 龙泉山庄的羊蝎子 , 都是几个月大的羔羊 , 养足了膘 , 很肥 , 但是肉质又很细嫩 , 属于一只羊一生中肉质鲜嫩的美好时期 。
在龙泉山庄吃羊蝎子的快乐在于先吃肉 , 再吮骨髓 。 一块羊蝎子 , 作为羊肉中的精华 , 带着筋头骨的骨髓 , 骨头上附着一层精肉 , 炖出来香气浓郁 , 羊肉软烂 , 油而不腻 , 瘦而不柴 , 就算用筷子也能轻松把肉挑下来 。 而直接上手 , 才是对它起码的尊重 , 两手把着一块羊脊骨 , 炖煮够火候的贴骨肉鲜嫩多汁 , 浓郁的汤汁瞬间占领味蕾 , 羊肉鲜嫩酥软 , 不膻不腻 。 咬、啃、吸、吮……经过这些复杂的步骤把贴骨肉吃干净之后 , 才能吃到精华的羊髓 , 一定要把最有营养的骨髓吸掉 , 舌头不够用的骨头缝隙 , 用筷子把羊髓从骨缝里戳出来的过程 , 简直就是“吃货”的人生巅峰 。 每一块羊脊骨中间的骨髓都清晰可见 , 汤汁渗入 , 轻轻一嘬就能尝到那一口肥美软糯 。
大块的羊脊骨铺满整整一锅 , 沸腾着的浓郁汤汁 , 羊蝎子肉软筋韧 , 皮糯肉鲜 , 红焖的微辣 , 香而不腻 , 入口即化 。 汤浓、肉美、骨髓香 , 看那咕噜咕噜冒着的小泡泡儿 , 汤汁完全混入脊骨内 , 热气从骨头的缝隙中冒出 , 裹挟着的羊肉香味 , 直往鼻子里窜 , 肚里的馋虫瞬间被唤醒 , 这是羊蝎子汤锅的魅力 。 每一块羊蝎子都处理得很干净 , 没有一丝膻味 , 薄厚适中的一大块 , 每一丝纹理筋络间都浸满了汤汁 。 吃的时候先吸吮汤汁 , 然后再剔骨吃肉 , 贴骨肉香啊 , 轻轻一抿 , 肉就离了骨 , 最后吸出骨髓 。 萝卜也被煮得酥烂 , 羊肉独特的鲜香还带着几分萝卜的清香 , 满口的沁人浓香 , 一点也不腻 。 吃剩的汤汁还可以作为锅底涮点青菜豆皮吃 , 香香辣辣的配菜再来上一碗白米饭 , 连汤带肉一起吃 , 实在是太香了 。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被贬惠州的时候 , 所处的地方十分偏僻 。 因是被贬 , 苏轼不敢和当地官员争抢好的羊肉 , 就让人给他留着一般没人要的羊脊骨 。 拿回家后 , 将羊脊骨彻底煮透 , 再弄点烈酒浇在骨头上 , 撒上盐后用火烤到羊肉焦香 , 如此一番精心烹制后 , 吃起来竟然比普通羊肉还要美味 。 后来这“苏式羊肉”就被人广为熟知 , 正式登上了餐桌 。
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羊肉性温 , 入脾、胃、肾、心经 , 能暖中补虚 , 补中益气 , 开胃健身 , 益肾气 。 ”尤其羊蝎子还是羊中精品 , 在寒气上升的秋冬季吃 , 是暖身暖胃、抵御风寒的必备 。 难以言喻的鲜美浓郁以及手口并用的豪爽痛快 , 吃完浑身热气上涌 。
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味道 , 味道最难于描述 , 却又最长于记忆 。 品尝城市中的百味 , 动动指尖 , 捕获和吃有关的一切 。 每一座城市 , 都有属于自己的样子 , 而城市的态度 , 总是不言而喻的 , 从人们的吃食中表现出来 。
又是龙泉山桃花吐艳的季节 , 莫辜负一朵花的花期!且去 , 赴一场花的约会 , 吮一顿羊蝎子 。 或许 , 它们也在等着你 。
【来源:成都日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 , 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 , 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 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