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南宁女子结婚一年后,发现丈夫和婆婆都是假的,瞬间崩溃( 二 )


像这种升学过程中的“走后门”现象 , 在社会中是很常见的 。 不过这种行为其实违反了法律规定 , 假如家长真的用疏通费换取了升学机会 , 那么在“疏通”人脉的过程中 , 可能相关的工作人员会涉嫌违背《教育法》 , 甚至可能触犯《刑法》 。
相关法条:《教育法》第七十七条 在招收学生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 , 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退回招收的不符合入学条件的人员;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 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 ,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第七十八条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 , 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 依法给予处分 。
不过从目前情况来看 , 很多家长的法律意识都比较淡薄 , 所以这种违法现象也屡禁不止 。 姜先生收取了不少家长的好处后 , 家长们每隔一段时间便联系他 , 询问有关升学问题的进展 。 然而姜先生每次都以各种借口推脱 , 不是说领导不给批 , 就是疏通费不够 , 有时候还会再明码加价 。
由于廖某在邻居、亲友的眼中人品不错 , 所以基于廖某的缘故 , 大家都没有对姜先生起疑心 。 廖某本人也曾询问过姜先生是否有为难之处 , 不过姜先生拍着胸脯保证 , 一定会让她的朋友满意 。

不过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姜先生那里却渐渐没了动静 , 越来越多的家长心生疑惑 , 纷纷找廖某要个说法 。 廖某出于对丈夫的信任 , 替他写下了保证书 , 承诺一定会将事情办妥 , 请大家放心 。 然而廖某刚签完承诺书 , 丈夫却不见了踪影 。
就在2021年8月22日这天 , 姜先生称某学校领导找他 , 结果却一去不复返 。 廖某仍旧幻想着丈夫只是暂时性离开 , 每天都抱着孩子翘首以盼 。 而那些家长们坐不住了 , 其中一位家长怀疑自己遭到了诈骗 , 到公安机关报案 。 结果警方居然真的查到了事实的真相——原来这个姜先生根本不是什么教育机构的从业人员 , 他就是个无业游民!
廖某听闻这件事后险些晕倒 , 于是亲自登门拜访公公和刚痊愈的婆婆 , 公婆却说他们两个根本就不是姜先生真正的父母 , 只是他聘请的演员 。 现在姜先生很久没给他们结工资 , 于是他们俩就洗手不干了!
廖某刚刚得知真相的时候 , 以为自己在做梦 , 最终她才发现 , 自己从始至终一直在做梦……这个由姜先生亲手编织的巨大骗局 , 这样一场绮丽、玄幻的梦境 , 如同一个五彩斑斓的肥皂泡 , 完全是虚假的 。 她再看看襁褓中才堪堪一岁的儿子和那张极具讽刺意味的结婚证 , 流下了痛苦的泪水 。

很显然 , 姜先生以及扮演他公婆的人 , 已经构成了诈骗罪 。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 , 数额较大的 ,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 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 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本法另有规定的 , 依照规定 。
经过查明 , 包括廖某在内的25名被害人 , 被姜某分别以升学、治疗母亲疾病等借口骗取220万元 , 已经属于法条中“数额特别巨大”的情形 , 如果他被逮捕归案 , 将面临着严酷的刑罚 。 姜某还未落网 , 廖某为了弥补好友们的损失 , 将房产、汽车变卖、抵押 。 她已经决定 , 等到姜某被逮捕后就向法院申请离婚 。
虽然这场骗局对于廖某来说是非常残酷的 , 不过“吃一堑长一智” , 或许这次磨难能够让她成长 , 从而避免以后再被欺骗 。 从廖某的态度中我们也能看出 , 她是个非常坚强的女性 , 遇到这样的灾难后能够重新振作起来 。 希望未来她能遇到真正属于她的另一半 , 治愈心中的阴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