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高山竹林这种环境属于远离人类主要生活区的栖息地 , 这里也没有受到太多的人类打扰(19世纪80年代以前) , 因此在此之前 , 人们对大熊猫的猎杀是非常少的 , 同时古代的人较少 , 对野生环境的开垦和破坏也比较的少 , 也是大熊猫没有受到人为因素影响的主要原因 , 直到它们被西方人所熟知 。
总结一下
大熊猫的整个“熊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人介入前和介入后 。 在人介入前 , 大熊猫靠着自己食性的改变 , 从当时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尤其是剑齿虎类动物)成功地存活了下来 , 而且尽量的远离人类以及较大的体型也让大熊猫不会成为古人的主要捕猎目标 。
【大熊猫活到今天靠的是实力还是运气?】但是 , 人在介入后就不同了 , 捕获活体、宰杀取皮让大熊猫的数量开始骤减 , 之后人口的增加对野生环境的破坏 , 使得大熊猫栖息地逐渐碎片化 , 让数量骤减的大熊猫再次雪上加霜 , 最终成为了濒危物种 。
推荐阅读
- 8个科学冷知识:斑马为啥没人骑?为啥大熊猫只有中国有?
- 鱿鱼罩中的纤维支撑结构,可以作为软体机器人身体设计的灵感来源
- 为何狮子和老虎不吃大熊猫?是因为打不过它吗?
- 世界上最可爱的六种动物,大熊猫榜上有名,第一名副其实
- 糖尿病细胞疗法迎来突破:首次成功用干细胞培养出功能齐全的胰岛
- 矿石药材的分类与作用
- 我国天眼与美国天眼有什么不一样?
- 鸟中大熊猫!江阴首次发现全球性近危物种震旦鸦雀 暗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