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玻璃体积血医案
玻璃体积血是最常见的玻璃体病变 , 但并非原发性疾病 , 多由眼内附近组织疾患或外伤血管破裂出血进玻璃体内引起 。少量出血可见玻璃体尘埃状混浊 , 大量出血则造成严重的视力障碍病因多见于外伤、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周围炎、高血压动脉硬化、视网膜静脉阻塞等 。本病属中医眼科“暴盲、“血灌瞳神”、“目衄”、“云雾移睛”之范畴 , 中医认为其发病多与火热、气虚、外伤损及脉络 , 或脉道不利 , 血凝而不行 , 终致血不循经 , 溢于脉外 , 蓄于神膏 , 血不利则为水 , 加之神水、神膏由液所化 , 属阴水之类 , 终致瘀血蓄积、水血互结之机 。玻璃体积血后吸收十分困难 , 目前西医多采用止血、抗凝、激光及玻璃体切割等方法治疗 。中医采用分期治疗 , 但均以补气活血化瘀为基础 。
【临床应用】
王氏16等采用中药补阳还五汤治疗18例(18只眼)疗效显着 。
痊愈(8例):玻璃体积血完全或基本吸收眼底清晰可见 , 视力恢复1.0以上或病前视力;显效(6例):积血大部分吸收 , 视力恢复0.3以上;有效(4例):积血有吸收 , 视力恢复0.1~0.3;所治病例全部有效 。药物组成:黄芪15g , 当归10g , 桃仁10g , 红花10g , 赤芍10g , 川芎8g , 地龙10g 。气虚改黄芪为30g;病程长加皂刺10g、夏枯草15g;头晕血压偏高加川牛膝15g、石决明18g;便秘有热加大黄10g、生地黄15g;脾气虚便秘加生地黄40g、生白术60g、升麻3g 。每日1剂 , 水煎2次 , 分早、晚服 , 10天为1个疗程 。根据病情可连续服用 。陈氏1观察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性玻璃体出血的治疗作用 。方法:106眼玻璃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眼 , 口服补阳还五汤剂)与对照组(50眼 , 尿激酶玻璃体内注射) 。观察治疗前后玻璃体出血的吸收程度 。结果治疗后玻璃体出血的吸收 ,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 , 显效率60.7% , 总有效率91% 。
结论:补阳还五汤可降低血液黏稠度 , 改善视网膜和脉络膜微循环 , 对玻璃体出血有肯定的治疗作用 。
【病案举例】
张某 , 男 , 57岁 , 1997年5月3日以左眼视力突降40余天而就 。自诉半年来头晕、乏力、便秘 , 继而出现左眼视力突降 , 曾在某医院确诊为玻璃体积血 , 住院服药输液治疗月余 , 视力未明显好转而出院 。故要求服中药治疗 , 检查:视力右1.0 , 左手动/眼前;眼底镜和裂隙灯下玻璃体内呈红光反射 , 眼底未能窥见(左):右眼底:视神经乳头边缘清 , 色淡红 , 视网膜动脉血管细静脉纤曲 , A:V=1:2 , 黄斑中心凹光反射(+) , 脉沉细 , 苔薄白 。血压14.78.0kPa 。诊断为玻璃体积血 。证属气虚血瘀型 , 用补阳还五汤 。黄芪15g , 当归10g , 桃仁10g , 红花10g , 赤芍10g , 川芎8g , 地龙10g , 皂刺10g , 生白术60g , 生地黄40g , 酒大黄10g , 每日1剂 , 水煎2次 , 分早晚服 。5剂后视力:右1.2 , 左0.2 , 照上方随症加减后期加昆布、海藻等药 , 共服药50余剂 , 视力恢复到右眼1.5 , 左眼1.0 , 停服中药 , 改服补气活血胶囊(院内自制) , 药物组成:黄芪、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鸡血藤羌活、独活、川牛膝、焦、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玻璃体积血医案】山楂、地龙、桂枝、水蛭、甘草 , 每粒0.5g每次4粒 , 每日3次 , 以巩固疗效 。半年后随访 , 视力稳定 , 身体健康 。16按:患者年老体弱 , 正气亏损 , 动脉硬化 , 脉络瘀阻 , 血不循经而溢于脉外 , 形成眼内出血 。故治疗采用以补气为主 , 兼以活血化瘀的补阳还五汤 。方中黄芪大补脾胃之气 , 使气旺以促血行 , 祛瘀而不伤正;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皂刺活血祛瘀;地龙、川牛膝通经活络 , 引血下行 。全方共奏补气活血 , 通经活络之功 , 守方治疗 , 达到了气足血行 , 脉络通畅 , 溢血归经 , 目明能视之功能 。
推荐阅读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慢性单纯性青光眼医案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麻痹性斜视医案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视神经萎缩医案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医案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炎医案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舌麻痹医案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声带小结医案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声带麻痹医案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声带肥厚医案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耳带状疱疹医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