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昔日“明星村”,如今成负债“天下第一村”( 三 )



“想干的就跟着我干 , 我绝不强迫大家 , 挣了钱算大家的 , 出了事我一个人担着!”
没想到 , 办厂真的赚到了钱 。


华西村村民们的收入 , 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 工业收入第一次超过了农业收入 。
1978年 , 举世瞩目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过后 , 华西村迎来了真正的春天 。
吴仁宝不用“偷偷摸摸” , 可以光明正大的带着大家一起致富 。

面对当时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吴仁宝选择了“反其道而行之” 。
他将全村600多亩土地承包给30名种田能手 , 其余的村民则转移到工业上来 。
这样既兼顾了农业又发展了工业 , 为华西村腾飞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

领头人对市场有着敏锐的判断 , 华西人执行力一流 , 再加上外来工程师的帮扶 , 华西村的农民完成了由农到工的彻底转变 。
在上世纪80年代 , 就成为江苏省第一个“亿元村” 。

后来吴仁宝因势利导 , 集中资本优势抢占建材这个大市场 , 转身又获得巨大利润 。
从那之后 , 华西村进入了最辉煌的年代!

1994年成立的华西集团 , 七十亿固定资产涵盖了制造、旅游服务等多类产业 。
1999年 , 华西村成为国内首家“上市村” 。
2003年 , 华西村成为国内首家“超百亿村” 。
2007年 , 华西村宣布拥有集体资产160亿 , 缴税8亿!
@weibo睡前消息编辑部

这什么概念呢?

同一年 , 三峡总公司也只给国家缴了10.2亿所得税 。
据资料称 , 华西村当时每户存款都有600万元 。
【核酸检测|昔日“明星村”,如今成负债“天下第一村”】
无疑 , 当时华西村“天下第一村”的名号无人能敌 。

可是“学如逆水行舟 , 不进则退” 。

一个地方的发展也是如此 。
华西村惊人的发展离不开一次次的创新和产业升级 。

相同的 , 如果一直止步不前 , 则会很快被超越 。

03
负债的“天下第一村”
大家应该有所察觉 , 近几年华西村的锋芒收敛了许多 。

而且前几年 , 还一直传出华西村负债的消息 。
来源:东部财经

2007年还是纳税相当于央企的“天下第一村” , 仅仅过去15年 , 就降到一个普通乡镇水平 , 很多人都好奇 , 它究竟发生了什么?
前面我们说过 , 华西村90年代经历了重大改革:
体制上股份化 , 产业上重资产化 , 变成了一个以钢铁为核心的重工业集团 。
可在这之后 , 华西村的体制和产业机构就几乎没变过 。


它没有改变 , 中国的钢铁行业却开始整体升级 。

淘汰落后产能 , 合并中型企业 , 形成一大批先进的大型钢铁集团 。



尽管华西村也进行过局部改造:环保减排 , 缩短生产线...但依旧无法同那些大型钢铁集团竞争 。
这就导致了它和周围乡镇的差距越来越小 , 不复当年的风采 。

在实体工业相对落后后 , 华西村开始将目光放到旅游业上 。

但问题就来了!
之前很多人都是冲着“天下第一村”的名号来的 。
可如今“天下第一村”的优势也逐渐变得不明显 , 甚至苏南周围的一些村镇还有赶超的迹象 。

进入华西村 , 你会发现来这里观光的大多都是中老年人 。
这种迹象对旅游业来说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吸引不了年轻人 , 也留不住回头客 。

再次站到华西龙希国际大酒店72层的天宫俯瞰“天下第一村” , 内心感慨万千:
过去几十年间 , 这里一直是改革开放的样板 。

如今辉煌逐渐消散 。

衷心希望华西村能放下过去的成绩和神话 , 跟上这个不进则退的新时代 。
也期待重新看到“天下第一村”风采的那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