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台的特点介绍,二人台有什么特点

自赵本山走向了春晚 , 走向了大舞台 , 走向了世界平台的时候 , 赵本山就把东北地区的二人转也带向了大舞台 。二人台同样是一种有趣的舞台表演 , 不过却由于没有什么有名的人带起来 , 所以至今都不是很有名 。
那么 , 本期二人台文化一起了解一下二人台的特点 。
【二人台的特点介绍,二人台有什么特点】二人台俗称双玩意儿 , 二人班 。起源于山西 , 成长于内蒙古 , 是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及山西、陕西、河北三省北部地区的戏曲剧种 , 俗称“双玩意儿” , 又称“二人班” 。
因为其剧目大多采用一丑一旦二人演唱的形式 , 所以叫二人台 。各地的二人台 ,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 , 逐渐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 , 以内蒙古呼和浩特为界 , 分为东西两路 , 建国前不久才统称二人台 。因为其剧目大多采用一丑一旦二人演唱的形式 , 所以叫二人台 。各地的二人台 ,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 , 逐渐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 , 以内蒙古呼和浩特为界 , 分为东西两路 。
二人台的传统剧目多以描写劳动生产、揭露旧社会黑暗、歌唱婚姻爱情等为主要内容 , 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 , 另有部分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 。西路二人台有《打金钱》、《打樱桃》、《打后套》、《转山头》、《阿拉奔花》等剧目 , 东路二人台有《回关南》、《拉毛驴》、《摘花椒》、《卖麻糖》、《兰州城》等 。
早期二人台的表演形式比较单一 , 角色只有一丑一旦 , 服装也很简陋 , 道具只有手帕、折扇、霸王鞭 。乐器伴奏只有笛子、四胡、扬琴、四块瓦(或梆子) 。所唱的多是五更 , 四季 , 十二月一类的小曲 , 如《红云》、《十段锦》、《十对花》等 。舞蹈的身段也和秧歌大同小异 。多以第三人称进行演唱 , 情节简单 , 少有鲜明的人物形象 。
早期二人台的表演形式比较单一 , 角色只有一丑一旦 , 服装也很简陋 , 道具只有手帕、折扇、霸王鞭 。乐器伴奏只有笛子、四胡、扬琴、四块瓦(或梆子) 。所唱的多是五更 , 四季 , 十二月一类的小曲 , 如《红云》、《十段锦》、《十对花》等 。舞蹈的身段也和秧歌大同小异 。多以第三人称进行演唱 , 情节简单 , 少有鲜明的人物形象 。
二人台的唱腔 , 基本上是专剧专曲 , 一曲一调 。根据剧情变化 , 演唱时用慢、中、快的三拍式速度 。二人台的传统音乐唱腔比较丰富 , 多数是在一些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最基本的曲调有“爬山调”和“烂席片” , 此外 , 还吸收了其他民歌的曲子和其他剧种的一些曲牌 , 以丰富其表现力 。
语言通俗易懂 , 形象生动 , 常用比兴手法 , 形成的曲调、唱腔、别有风味 。在服饰方面 , 由于艺人经济条件稍有宽裕 , 添置了一些质地较好的行头 。尽管二人台艺术上有了很大发展 , 但作为一个剧种 , 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 以提高它的艺术表现力 。
【结束语】如今随着二人转的发展 , 很多汉族地方小调或者是小曲也同样开始受到了关注 , 许多人更是被他们的魅力所吸引 , 从此爱上了这一门独特的民间艺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