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拖拉机找到了 , 但死者不是李向东 , 因为采矿的管理员坦白死者是一名坠井身亡的矿工 。
当地有个习俗 , 横死的人不能入坟地 , 尸体需要拉到山顶焚烧 , 而这个情况死者家属也证明确实是一场误会 。
现在孙警官是又喜又愁 , 喜得这个是案件破了 , 但赵晓莲的案子还是没有进展 。
在孙警官自我怀疑之时 , 他突然想到了之前案件的一个细节 。
当初赵晓莲被烧死 , 就是凶手不想让其他人发现死者是谁 。
但是警方早就确认了死者身份 , 并且没有向外透露过这个情况 , 而他们也让赵晓莲家人不要告诉其他人 。
既然找不到凶手 , 而凶手也不知道这个情况 , 那他们可以用引蛇出洞的方法 , 引诱凶手露出破绽 。
在想到这个方法后 , 孙警官立马就联系了赵家人 , 让他们对外说赵晓莲已经失踪了 , 但听说渭津河发现一具女尸 , 他们要去警局辨认尸体 。
果然在赵家人按警方方式去做后 , 幕后凶手立马就按捺不住了 。
在第三天的早上 , 赵晓莲的妹妹在自己窗台上捡到一封报平安的信 , 信上署名是已经失踪的李向东 。
内容主要目的是告诉赵家人 , 他和妻子赵晓莲现在很安全 , 两人没有出意外 , 让家里人不要去辨认尸体 。
看到这样的信 , 赵晓莲的妹妹立马就拿着信去警局找到了孙警官 。
而孙警官在看到报平安的信后 , 第一时间就找到了李家人辨认字迹 , 经过李家人辨认后 , 他们确定这封信不是李向东写的 。
不是李向东 , 但却以李向东名义写信给赵家人 , 写信的这个人极有可能就是凶手或者是帮凶 。
而且当初往外透露说要去警局辨认尸体的是赵晓莲的弟弟 , 可收到信的是赵晓莲的妹妹 。
所以这个写信的可疑人员对赵家情况很了解 。
想到这 , 孙警官立马开始调查送信人 , 而信中提到曾有建筑公司的人到赵晓莲家找过赵晓莲的这个情况他也没有遗漏 。
一组人员先悄悄从赵晓莲和李向东的家人、朋友、单位同事 , 搜集每一个人的字迹 。
而另一组则向赵家人核实曾经来过赵家的人员情况 。
虽然工作量具大 , 但是这成为了案件的突破口 。
在询问赵家人时 , 他们确实知道在案发前一段时间 , 有一家建筑公司曾找过赵晓莲了解情况 。
然而他们没有想到 , 这家建筑公司居然就是孙警官调查第二个案件的向阳建筑公司 。
想到八吨钢材的丢失、财务室收据被烧毁、以及赵晓莲的死亡和失踪的李向东 , 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建筑公司的人会找赵晓莲了解情况 , 而死去的赵晓莲是知道了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吗?李向东在这里面又充当了什么角色 , 又做了什么?
孙警官立马找到向阳建筑公司的负责人再次询问情况 , 而这次负责人告知他们一个重要的情况 。
【吉林省最离奇的连环案:现场竟只有死者脚印,凶手是怎么作案的?】之前有人向他们反映过 , 李向东曾经在案发前提走过八吨钢材 , 所以他们才去李向东家里找人核实情况 。
当时赵晓莲就说李向东去了长春 , 而那八吨钢材就是向阳建筑公司张科长(张志刚)给李向东的 。
第一个嫌疑人的出现 , 让孙警官很兴奋 , 似乎破案就在眼前了 , 然而他没有想到 , 这个案件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
孙警官先找到张志刚了解情况 , 在接触后他觉得张志刚这个人不简单 。
由于张志刚说话滴水不漏 , 孙警官只能先暗中调查张志刚的情况 。
首先警方就把张志刚以及他家人朋友的字迹都核实了一遍 , 但没有一个人是符合的 。
就在孙警官想办法找突破口时 , 一封意外的信件带来了转机 。
这封信是李向东同事最近才收到的 , 因为李向东失踪 , 他便把信交给了孙警官 。
写信人是长春二轻劳动服务公司的王树德 。
其内容是李向东给他们的发票是啤酒发票 , 财务无法报销 , 所以需要李向东开钢管发票 。
钢管发票 , 难道丢失的八吨钢材是卖给了这家公司 , 可是为什么李向东不给钢管发票 , 而是给啤酒发票呢?
想要解开这个疑问 , 那就需要去长春 。
因为信件上有这家公司地址 , 孙警官立马就带上信前往长春调查 。
孙警官找到王树德后 , 王树德告知其实他和李向东也是火车上偶然结识的 。
两人之后一直就没有了联系 , 直到一天李向东突然写信说他手里有八吨钢材 , 问他们是否需要 。
推荐阅读
- 河南一女子跪在车顶,手拿砖头狠狠砸车,崩溃哭喊:我到底错在哪
- DNF:策划食言了!全新“第13期”天空来了,但只有2个职业独享
- 四天不重样的大娘,姚策真的是你的亲儿子吗?
- 昆明待业美女每月花销两三万,直言要找有钱人,网友:不坑老实人
- 太难了!宁波丈母娘和小舅子一见面就吵架,还要自己去做和事佬!